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22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表面一样。因此“有衡”对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由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近代政体是如何体现这种“均衡”的?(8分)

2.单选题(共24题)

2.
《十二铜表法》,是原先各项习惯法的汇编,因其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是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它主要是为了解决
A.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B.奴隶与自由民的矛盾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外邦人与罗马人的矛盾
3.
与以下图片相关的制度出现在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4.
英国于18世纪中叶形成责任内阁制,其与中国明朝时期的内阁制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国王权利进一步加强B.内阁拥有立法权
C.国王权利进一步被架空D.内阁阁臣听命于国王
5.
观察下图,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能做出“俾斯麦下野”决定的是
A.德意志帝国议会 B.德意志帝国皇帝
C.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 D.德意志帝国选民
6.
法兰西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1787年宪法颁布 B.1875年宪法的颁布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D.巴黎公社成立
7.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8.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9.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B.曾国藩率军镇压C.发生了天京变乱D.清政府“借师助剿”
10.
1930年1月5日,***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星星之火”喻指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
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1.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A.都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B.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C.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都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
12.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首先爆发于
A.彼得格勒B.莫斯科C.巴黎 D.伦敦
13.
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没有找到合适国情的革命道路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14.
《法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新政治制度”是指
A.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B.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
C.工农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
当前我国法律不允许“安乐死”,而李某身患绝症,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并决定是否立法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D.国务院
16.
2011国际经济盘点:欧债危机步步惊心世界经济或掉头向下。二战后,欧洲经济也出现严重衰退,欧洲经济复兴幸亏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一遏制苏联
C.美国建立北约为欧洲经济复兴提供了保障
D.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17.
据朝中社19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现场指导途中因积劳成疾在列车上不幸逝世,韩国欲借此事改善朝韩关系。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侵略B.美苏冷战C.朝鲜内部矛盾D.朝鲜内战
18.
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崛起的事件
A.亚非会议B.不结盟运动兴起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D.“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19.
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0.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21.
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D.生产规模相当大
22.
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用丝做衣料
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③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23.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扰,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派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
2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A.19世纪50年代前后B.19世纪70年代前后
C.19世纪80年代前后D.19世纪90年代前后
25.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3.选择题(共15题)

26.

一件衣服打六折出售,意思就是{#blank#}1{#/blank#}是{#blank#}2{#/blank#}的 610 ?现价比原价便宜了{#blank#}3{#/blank#}?

27.

一件衣服打六折出售,意思就是{#blank#}1{#/blank#}是{#blank#}2{#/blank#}的 610 ?现价比原价便宜了{#blank#}3{#/blank#}?

28.

一件衣服打六折出售,意思就是{#blank#}1{#/blank#}是{#blank#}2{#/blank#}的 610 ?现价比原价便宜了{#blank#}3{#/blank#}?

29.

在计算62+(217-84× 37 )时,应先算括号里的({#blank#}1{#/blank#}),再算({#blank#}2{#/blank#}),最后算({#blank#}3{#/blank#})。

30.

在计算62+(217-84× 37 )时,应先算括号里的({#blank#}1{#/blank#}),再算({#blank#}2{#/blank#}),最后算({#blank#}3{#/blank#})。

31.某中学广场上有旗杆,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以后,数学兴趣小组测量了旗杆的高度.如图2,某一时刻,旗杆AB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平台上,另一部分落在斜坡上,测得落在平台上的影长BC为4米,落在斜坡上的影长CD为3米,AB⊥BC,同一时刻,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2°,1米的竖立标杆PQ在斜坡上的影长QR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72°≈0.95,cos72°≈0.31,tan72°≈3.08)

32.某中学广场上有旗杆,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以后,数学兴趣小组测量了旗杆的高度.如图2,某一时刻,旗杆AB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平台上,另一部分落在斜坡上,测得落在平台上的影长BC为4米,落在斜坡上的影长CD为3米,AB⊥BC,同一时刻,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2°,1米的竖立标杆PQ在斜坡上的影长QR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72°≈0.95,cos72°≈0.31,tan72°≈3.08)

33.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34.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35.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36.

一种商品原价100元,降价 15 后,卖多少元?

37.

计算 717×35+1217×0.6217÷123

38.﹣2017绝对值是(   )
39.

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 15 ,第一次剪去 34 米,还剩2.0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40.如图,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