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曾说:“它(美国联邦宪法)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美国人对宪法的修改均以“修正案”的形式附于1787年宪法之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 [1787年9月17日制宪会议制定]
第二款 ……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材料二第十四条修正案 [1866年6月13日提出,1868年7月9日批准]
第二款众议员名额,应按各州人口比例进行分配,此人口数包括一州的全部人口数,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zxxk
——美国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众议员是如何产生的?任期几年?(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美国在“各州人口数”规定上发生的变化。(2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述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在民主范围方面的局限性。(2分)
材料一 第一条 [1787年9月17日制宪会议制定]
第二款 ……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材料二第十四条修正案 [1866年6月13日提出,1868年7月9日批准]
第二款众议员名额,应按各州人口比例进行分配,此人口数包括一州的全部人口数,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zxxk
——美国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众议员是如何产生的?任期几年?(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美国在“各州人口数”规定上发生的变化。(2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述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在民主范围方面的局限性。(2分)
2.
在中国近代史上,为抵抗列强侵略,捍卫民族尊严,中国军民谱写了一首首悲壮诗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诗描述了中日之间哪一年爆发的哪一战役?指挥“致远杀贼”的是哪位爱国将领?(3分)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2)指出邱逢甲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与邱逢甲一起参加反割台斗争的爱国志士。(2分)
材料三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军作战指导计划》(1937年)
(3)为实现材料三中“确保山西”“力保淞沪要地”的目的,国民政府分别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2分)这些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如何?(2分)
材料四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祭黄帝文》(1937年)
(4)材料四中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场“坚决抵抗”的战争在近代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地位和历史意义。(3分)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诗描述了中日之间哪一年爆发的哪一战役?指挥“致远杀贼”的是哪位爱国将领?(3分)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2)指出邱逢甲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与邱逢甲一起参加反割台斗争的爱国志士。(2分)
材料三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军作战指导计划》(1937年)
(3)为实现材料三中“确保山西”“力保淞沪要地”的目的,国民政府分别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2分)这些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如何?(2分)
材料四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祭黄帝文》(1937年)
(4)材料四中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场“坚决抵抗”的战争在近代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地位和历史意义。(3分)
2.单选题- (共21题)
5.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记载:“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由此推断这段文字应当出自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8.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
B.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
9.
十月革命前,列宁发表了重要演说,指出俄国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演说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性文件,它是
A.《共产党宣言》 |
B.《告俄国公民书》 |
C.《和平法令》 |
D.《四月提纲》 |
12.
某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5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有
①《共同纲领》封面
②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①《共同纲领》封面
②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13.
图中蒋介石虽然面带笑意,但心情并不愉快。1958年10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因“金门炮战”发生,专程与蒋会谈。会谈中,杜勒斯又一次迫使蒋介石接受“划峡而治”的方案,蒋大发雷霆,断然拒绝了杜勒斯的方案。据此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美国想制造“两个中国” |
B.蒋介石不主张“台独” |
C.美国实行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 |
D.蒋介石拒绝与美国保持外交关系 |
16.
“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在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停止敌对行为,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 这段话出自周恩来
A.在克里姆林宫的讲话 | B.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
C.在万隆会议上的辩论 | D.招待尼克松时的祝酒辞 |
17.
美国史学家沃尔特说:“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当时限制美国“威力”的国际力量包括
①欧盟 ②日本 ③不结盟运动 ④中国
①欧盟 ②日本 ③不结盟运动 ④中国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18.
日本东京大学田中明彦在1991年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军事上存在着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着美、日、德三个中心,在政治上存在着美、俄、英、法、中五个中心。据此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美国已彻底失去世界霸权 |
B.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最强 |
C.中国已能左右世界格局 |
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
20.
“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上述言论的出现
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 B.形成了军事集团的对峙 |
C.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 D.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 |
21.
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幅创作于元朝的黄道婆的真人画像。面带慈祥笑容的黄道婆手持一根花枝,腰扎一条黄布腰带。下列有关黄道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她所织的起绒锦层次分明 |
B.她所织的素纱襌衣薄如蝉翼 |
C.她对棉纺织工艺进行了重要革新 |
D.她担任过指导蚕桑生产的官职 |
22.
蒋梦麟在《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中回忆道:“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宁波
A.百姓无所事事 |
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C.迷信活动盛行 |
D.纺织业是最大的工业 |
23.
“一双皮鞋美国货,二块洋钿买来个;三日穿过贼贼破,四穿凉棚洞眼多;五(嗯)看罪过勿罪过,六(落)去还要重买过;七(切)记勿买外国货,八(百)样东西拆烂屙;九(究)竟要买啥个货,十(实)实在在中国货。”这首宁波话数字民谣直接反映出
①美国商品价廉物美 ②外国商品充斥宁波市场 ③宁波民众提倡国货 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①美国商品价廉物美 ②外国商品充斥宁波市场 ③宁波民众提倡国货 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7题)
25.有20粒三年生的植物种子,发芽后的第一年有7棵死亡,第二年又有5棵死亡,但剩下的个体平均每棵结了2粒种子.第三年这20颗种子所剩下的个体都死了,但在死之前,又有3个个体各生产了2粒种子.请问以这样的种子生产率,该植物种群未来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
27.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养猪场排出的污水轻度污染后可以随水流逐渐净化.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采集了水样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样品1、样品2、样品3水样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乙、丙、丁
②样品1的水样中藻类植物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CO2浓度增加
③样品2的水样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好氧细菌大量繁殖和藻类植物减少
④样品3的数据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