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921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印证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我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定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人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法]孟德斯鸠《论法精神》
材料三全国人大先后通过1988年的七届一次会议、1993年的八届一次会议和1999年的九届二次会议对1982年宪法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三次修正。其中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中关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规定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进了宪法第五条。……在宪法第十一条中明确写上“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李正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与修改、修正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君主政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拿破仑在改造法国社会的实践中又是如何体现这种政体的?(5分)
(3)用一句话概括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业知识分析1993年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意义。(5分)
2.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人们应处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海国图志》问世后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几乎在同一时期,《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1)恩格斯所说的“巨人时代”是哪一时期?为什么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时步的变革”?(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从这个角度分析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发展。(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国图志》在国内所处境地的原因。(3分)

2.单选题(共15题)

3.
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理性;它适用于所有人“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理性; 它适用于所有人且不变而永恒,……它是唯一而一同的法,永恒而不可改变,约束所有时代的所有民族。”此材料体现的是
A.社会契约论B.民权平等说C.理性主义D.自然法精神
4.
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A. 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 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C. 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 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5.
美国历届总统都对美国社会乃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对美国总统的评价准确的是
A.有人说:世界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不贪恋权势,这就是华盛顿,是“光荣孤立”政策的创始人
B.杜鲁门是20世纪唯一一个从未上过大学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
C.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被弹劾而辞职的总统,但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D.克林顿时期的新经济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他的“星球大战计划”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6.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这是中共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下列各项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①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②1935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和***为核心的中央领导
③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的决定
④1956年中共八大决定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
1943 年1 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 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 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
A.抗日战争使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B.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D.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8.
据台湾新闻网2013年10月31日报道,台湾企业联合会总会长郭山辉31日率领30多位台商会议,一起对外喊话,希望台湾立法机构能尽速让延宕多时的服装协议过关。他呼吁“立法院”能放下争议,为了两岸和平、台湾的经济与未来,朝野双方应共同携手尽速通过服贸协议。由这段资料可见
A.两岸直接的经贸往来开始于2008年
B.经济利益的驱动促成两岸政治对话
C.经济交流受岛内政治斗争的影响
D.“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在岛内深入人心
9.
2013年,世界风云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中东动荡余波难平,涟漪四起,冲击叠重的暗礁;日本右翼势力在领土问题上不断逞强,与邻国关系紧张;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
A.世界面临着新的战争的威胁
B.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动荡的主因
C.南北差距扩大趋势有增无减
D.国际局限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10.
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与下图展现的水利工程相关的是
A.是东汉治理黄河的重要场景
B.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C.为秦军并吞六国提供了军粮
D.曾是韩国采用的“疲秦计”
11.
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下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D.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12.
据《十三行史料展》记述“……18至19世纪上半期,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资本主义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B.反映了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达
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
D.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
13.
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1497年达·伽马航向印度洋、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
A.地中海时代被大西洋时代所取代
B.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
C.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
D.欧洲资产阶级开始主宰世界
14.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知识即美德B.认识你自己
C.因信称义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15.
西晋文人傅咸曾在一篇赋中写道:“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作者在赋中所赞美的是
A.白瓷B.丝绸C.文人画D.纸
16.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认识的思维方式,是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B.“新边疆”、货币学派——凯恩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区域经济集团化——市场经济发展
D.《悲惨世界》、《石壕吏》——浪漫主义
17.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言论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物各竞存,最宜者立,动植如是,政教也如是也
②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

3.选择题(共9题)

18.如欲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可选择的实验材料是(    )
19.如欲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可选择的实验材料是(    )
20.

如图,直线y= 23 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PC+PD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


21.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a1= {#mathml#}11+2{#/mathml#} = {#mathml#}2{#/mathml#} ﹣1,

第2个等式:a2= {#mathml#}12+3{#/mathml#} = {#mathml#}3{#/mathml#} ﹣ {#mathml#}2{#/mathml#} ,

第3个等式:a3= {#mathml#}13+2{#/mathml#} =2﹣ {#mathml#}3{#/mathml#} ,

第4个等式:a4= {#mathml#}12+5{#/mathml#} = {#mathml#}5{#/mathml#} ﹣2,

按上述规律,回答以下问题:

22.若式子 {#mathml#}k1{#/mathml#} +(k﹣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1﹣k)x+k﹣1的图象可能是(   )
23.

a1 +b2﹣4b+4=0,则ab的值等于(   )

24.

a1 +b2﹣4b+4=0,则ab的值等于(   )

25.在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各种组织切片,看到某一切片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该组织体细胞的两倍,有的是正常细胞的一半,不可能的切片材料是(    )
26.在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各种组织切片,看到某一切片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该组织体细胞的两倍,有的是正常细胞的一半,不可能的切片材料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