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百色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210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大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我中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
材料三 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两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路和平定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历史事件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党的十九大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综合以上问题,你有何感悟?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一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枝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请回答:
(1)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2)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
(3)“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请分别以工业革命和材料二反映的那次科技革命为例加以说明。并就“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共13题)

3.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
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4.
清明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5.
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賠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激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约的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
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变法裁撤冗官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7.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A.《民报》B.《申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
8.
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厂家
资本
工人
1913年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人
1920年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人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9.
5月21日开始,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和众多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维,精忠报国”的大型网络活动,随即全中小学也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若让你择一位战斗英雄在班会课上作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A.黄继光 B.邓稼先 
C.王进喜D.雷锋
10.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运了《中华人民共和宪法修正案》,这是新中国首部宪法颁后的第5次修订,新中国首剖宪法颁布于
A.一五计划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11.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12.
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重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仗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据此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稳定了法国的政局
13.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14.
1933年,美国政府通过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其目的是
A.放任市场自由竞争B.放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5.
“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觉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由此可知,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主要是为了
A.共同对抗美苏B.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C.维护世界和平D.恢复欧洲的霸权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