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94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

1.综合题(共2题)

1.
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 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 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 年4 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材料三  1868 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
2.
【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伍】
材料一:***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二:……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材料三: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他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3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

2.选择题(共6题)

3.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4.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5.
***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 重庆     B. 南京 C. 上海 D. 延安
6.
(题文)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三大战役的胜利
7.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8.
在欧洲,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新文化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