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滕州第三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190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类 别
美 国
苏 联
经济
 
 
政治军事
 
 
 
材料三、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
痕”犹在。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怎样的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填写美苏冷战时期的重大敌对行动。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冷战”的“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重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五四运动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
 
材料三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
——这就是结论——《***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表格的提示,填写字母A、B、C、D所代表的内容。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俄国人的路”走不通之后,中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其开创的标志是什么?

2.单选题(共21题)

3.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多项内容,并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应广大平民的要求设立的
B.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4.
在古罗马法中渗透着一些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证据、公正、平等、自由等。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证据的是
A.《十二铜表法》:“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B.《十二铜表法》:“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C.《民法大全》:“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D.《民法大全》:“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5.
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回到上海。此时,它升起的国旗应是
A.大清王朝的龙旗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6.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歪曲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点明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7.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大门”主要是指
A.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居住
B.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C.中国失去了香港岛
D.传教士可以在中国传教
8.
下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劫难.这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下图是威海的一个著名景区,该景区再现了定远舰,假如你是景区的一名导游需要介绍定远舰抗击日本的英勇表现,应该选择下列哪场战役
A.辽东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
10.
1901年本应是一个迎接新世纪的喜庆之年,但是对中国人民来说,却是一个极为黑暗痛苦之年,因为这一年
A. 八国联军开始侵华,中国人民经历了一场劫难
B. 中国被迫割地、赔款,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 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11.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B.新中国成立
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
12.
下列关于抗战胜利意义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3.
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以抗日战争时期为历史背景,讲述的是抗战开始后不久,面对日军的血腥屠杀,国共两个连队终于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中国兄弟连。该电视剧不能说明当时
A.国共两党军队都在积极抗日
B.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D.民族矛盾激化是国共双方合作的主要因素
14.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卢沟桥事变爆发
C.淞沪会战的最新战况
D.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
15.
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 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 淮海战役结束
D.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16.
1949年***作了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描述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7.
下图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B.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决定性胜利
18.
2013年12月31日,山东威海与台北的空中直航首航成功。通航是海峡两岸实行的“三通”之一,除了通航,其他“两通”指的是
A.通邮、通路B.通邮、通电
C.通邮、通商D.通信、通路
19.
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20.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
A.标志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关系结束
B.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促成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D.表明中美两国结成反苏统一战线
21.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恩来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A.《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22.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新时期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下列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B.参与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3.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元老院D.民众法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