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有人说:如果没有美国打开日本的门户,日本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过渡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美国对日本侵略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给日本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相对来说,两国之间算是平等的。但是甲午战争之后这种局面就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经验教训不能轻易忘记掉。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战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
————《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以后东西文明的走向。简述影响其走向的经济和政治因素。(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
(3)据材料三,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结合20世纪上半期有关史实说明为什么日本也输了?有人说“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从现代化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第一份3分第二份6分)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有人说:如果没有美国打开日本的门户,日本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过渡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美国对日本侵略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给日本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相对来说,两国之间算是平等的。但是甲午战争之后这种局面就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经验教训不能轻易忘记掉。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战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
————《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以后东西文明的走向。简述影响其走向的经济和政治因素。(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
(3)据材料三,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结合20世纪上半期有关史实说明为什么日本也输了?有人说“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从现代化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第一份3分第二份6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制度的发展
1951年,政务院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在小范围内实行养老保险。
1955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条件和退休待遇做了规定.经费完全来源于财政。
197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条件、待遇水平作了统一规定。
l984年起,先后实行了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改变养老保险费由国家、企业负担,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1997年,国务院出台法规,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98年,在原劳动部基础上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5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鼓励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入员参保并统一参保政策。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与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生变化的背景。(6分)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制度的发展
1951年,政务院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在小范围内实行养老保险。
1955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条件和退休待遇做了规定.经费完全来源于财政。
197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条件、待遇水平作了统一规定。
l984年起,先后实行了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改变养老保险费由国家、企业负担,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1997年,国务院出台法规,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98年,在原劳动部基础上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5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鼓励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入员参保并统一参保政策。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与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生变化的背景。(6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这被看做是“理性主义的宣言书”。他主张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公认的真理。
材料二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材料对于“理性”在认识对象和认识的方法等方面理解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这被看做是“理性主义的宣言书”。他主张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公认的真理。
材料二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材料对于“理性”在认识对象和认识的方法等方面理解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2.单选题- (共6题)
4.
古罗马法学家有句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始于( )
A.《万民法》 | B.习惯法 |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D.《十二铜表法》 |
5.
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这一情况出现在(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 苏联 | 美国 | 其他国家 |
第一年 | 30 | 21 | 49 |
第二年 | 41.3 | 0.4 | 58.3 |
第三年 | 51.759 | 0.003 | 48.238 |
A.解放战争时期 | B.建国初期 | C.文革期间 | D.改革开放后 |
6.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
7.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与两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 |
B.是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结果 |
C.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有关 |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
8.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 )
① 文人画的兴起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窦娥冤》等戏剧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④ 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① 文人画的兴起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窦娥冤》等戏剧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④ 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