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二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的政治根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关系的演变。并由此点明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模式。
(4)材料四说明三权分立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在18世纪后期,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主张的是哪部宪法?想要了解孙中山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该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二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的政治根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关系的演变。并由此点明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模式。
(4)材料四说明三权分立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在18世纪后期,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主张的是哪部宪法?想要了解孙中山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该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
2.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它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它们在全世界与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它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它们在全世界与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17题)
3.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
B.“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
C.“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
D.“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4.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他们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的应是
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
B.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
C.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
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5.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令,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大大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
B.议会掌握了王位继承权 |
C.议会控制了任命法官的权力 |
D.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
7.
英国人sir John Tenniei所画1890年年“辞退俾斯麦”(下图)的历史漫画非常有名。报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帝国皇帝 |
B.内阁成员 |
C.联邦议会 |
D.帝国议会 |
9.
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下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D. 日本侵华与“二十一条”

A.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D. 日本侵华与“二十一条”
10.
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其中,第五期毕业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内战争②政治分裂③外敌入侵④经济停滞
期别 | 时间 | 入学人数 | 毕业人数 |
第三期 | 1924.10—1926.1 | 1300 | 1233 |
第四期 | 1926.3—1926.10 | 2680 | 2654 |
第五期 | 1926.11—1927.8 | 3300 | 2418 |
第六期 | 1927.10—1929.5 | 4400 | 3970 |
①国内战争②政治分裂③外敌入侵④经济停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1.
下图是一本残缺的历史著作《“×××××”十年史》封面。封面设计者将“历史”的拼音“Lishi”颠倒设计,以表达某种暗喻。据此推断,这个“十年”应是(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过渡时期 | D.文革时期 |
12.
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
B.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C.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 |
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13.
有文章指出,1917年9月布尔什维克在市杜马选举中得票率在彼得格勒占33.5%,而在5月仅为20%;在莫斯科区议会的选举中布尔什维克所获得的选票从7月的11%上升到10月的51%。材料不能说明
A.十月革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岌岌可危 |
C.和平夺权仍有很大的可能性 |
D.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苏维埃 |
15.
2011年5月,庄则栋书法展《祖国在我心中》在京开幕,其中他的一副书法对联引人注目,上联“左右开攻,打出新世纪”,下联“乒乓外交,改变旧乾坤”.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乒乓外交直接促成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B.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
C.乒乓外交改变了中国外交环境 |
D.中美关系的改善开始于乒乓外交 |
17.
小明同学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在网上下载到与之相关的资料,他研究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九次APEC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事件 |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事件 |
开幕词 | “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 |
评价 | “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九次APEC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8.
(题文)“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一次公开演讲称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容,一场战争不可避免。3月5日,丘吉尔发表针对性的铁幕演说。半岛实际成为冷战实验地。”以下符合材料的信息有
A.“战争”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
B.“半岛”是指德国 |
C.“铁幕演说”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可同时存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