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15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3/1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争取民主法治的伟大斗争,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普鲁士胜利引起的一片狂欢声中,在拿破仑帝国倾覆后的废墟上,在饥饿的、时刻准备战斗的巴黎人民面前,俾斯麦正式宣告了新的德意志帝国的成立。”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72米长的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大业至此完成。
——《大国崛起·德国篇》
材料二:
国家项目
德国
法国
英国
国家元首
皇帝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实权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首相
国家权力中心
皇帝
议会
议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普法战争对法国和德意志政治体制演变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2.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上述材料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相同的历史要素。
(2)结合材料说明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及这种不同反映出的当时国际关系突出特点。
(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说明存在的不足之处。

2.单选题(共21题)

4.
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统治
C.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无产阶级利益
D.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5.
《十二铜表法》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但有人却认为这部法典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以下能够成为其理由的是( )
A.主要由平民参与编纂
B.法典规定平民可以和贵族通婚
C.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
D.解释法律的权力转移到了平民手中
6.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7.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补填的内容应分别是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国家权力中心

皇帝和首相
 
A.世袭、君主、总统
B.世袭、首相、议会
C.选举、君主、议会
D.选举、首相、议会
8.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那么由责任内阁掌握的是(    )
A.立法权B.行政权
C.司法权D.制宪权
9.
19世纪末,下列国家中国家元首的权力受限制最小的是(    )
A.德国B.法国
C.美国D.英国
10.
时至今日,美国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外贸等国家权力;同时,各州政府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种现象最典型地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邦联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民主选举原则
11.
1787年宪法制定的核心人物,并被后世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是(    )
A.华盛顿B.麦迪逊
C.富兰克林D.林肯
12.
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宣布:“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法国宣布这一修正案的意义是
A.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B.否定了等级制度
C.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总统
D.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
13.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4.
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A.
B.
C.
D.
15.
翻阅《中国近代史》,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这段文字应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6.
《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主要是因为它
A.促进了广大工人的觉醒
B.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D.第一次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17.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
18.
为“民告官”提供法律保障的法律是(   )
①《选举法》    ②《行政诉讼法》
③《行政复议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①②D.②④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21.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事件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B.参加亚非会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中美关系的改善
2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 )
A.中美关系缓和B.中日关系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3.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24.
下图漫画表现的是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等国的反对,这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什么趋势( )
A.美国独霸世界
B.多极化趋势发展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