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请将图照片加以分类,并填写在下表中。
(3)图中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
(4)图7⑤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
(5)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

(1)图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请将图照片加以分类,并填写在下表中。
类别 | 图序号 |
屈辱的外交 | |
独立自主的外交 | |
(3)图中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
(4)图7⑤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
(5)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历史契机。……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 阵亡人数 |
1937 | 125 130 |
1938 | 249 213 |
1939 | 169 562 |
1940 | 339 530 |
1941 | 144 951 |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历史契机。……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1)请把卡片一中A.B 两处补充完整。
(2)根据卡片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
(3)根据卡片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1)请把卡片一中A.B 两处补充完整。
(2)根据卡片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
(3)根据卡片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7题)
7.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
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
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
11.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 B.推动国民大革命 |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
14.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确的理解是
A.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成功运用 |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
D.“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
15.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2014年首度访台,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看,此访堪称“两岸关系的一大进步”,这说明( )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进展 | 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认可 |
C.“九二共识”得到全方位体现 | 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 |
16.
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农村人口)按每80万选代表1 人,
直辖市和省直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
直辖市和省直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
A.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管理制度 |
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
C.为三改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
19.
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但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全球巨变使人忧虑 | B.国家间对抗激烈 |
C.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