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新疆石河子市二中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149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民主与法制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的代议制民主不同。在雅典,城邦的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选举权、发言权和表决权,这是直接民主。而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或国会),来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主权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的“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改编自《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材料二 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美国: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员议员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德国: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5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7条:“皇帝有权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
——《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直接民主”的典型代表是古代希腊哪个城邦;该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并从形式上比较近代西方民主制与古希腊民主制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分别出自英、美、法、德的什么法律文献?
(3)综合上述材料,以英、美为例指出近代代议制的政体类型。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国


1894-1895年
日本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德国等8国
《辛丑条约》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内容。
③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___月___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______月_____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3.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重大变化)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
——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1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2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3分)
(2)材料2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3分)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单选题(共17题)

5.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
C.《民法大全》D.万民法
6.
下列文献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
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8.
江泽民参观某地时曾亲笔题字“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军队创建的地方。这个地方应该是()
A.南昌B.广州C.长沙D.井冈山
9.
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
10.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B.北平的和平解放
C.解放军解放南京D.解放军占领上海
11.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因为它(   )
A.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2.
之所以说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因为
A.它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B.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C.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它有列宁的领导
13.
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C.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4.
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天安门是指
A.开国大典
B.1949年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15.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亚非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17.
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
①“另起炉灶” ②“一边倒”
③不结盟 ④“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8.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
A.中苏关系正常化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趋于缓和D.美国侵越战争失败
19.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中,除了中国、俄罗斯外,还有(   )
①哈萨克斯坦 ②吉尔吉斯斯坦
③塔吉克斯坦 ④乌孜别克族斯坦⑤乌克兰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0.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D.德黑兰会议
21.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
A.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通过战争方式才能建立起来
D.欧盟主张建立美国的单极世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