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14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表: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材料二“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材料三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
(3)材料四中的关于选举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2.单选题(共6题)

2.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记载:1841年1月6日道光帝命湖南、贵州各调兵一千,四川二千往广州,湖南兵51天后到达,贵州兵47天后到达,四川兵79天后到达。这一现象能够说明
A.清朝法令军备废弛
B.清朝军事体制落后
C.清朝全国动员抗敌
D.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3.
“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自由主义运动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正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最现实,”这一观点侧重于从哪一个角度解读十月革命的爆发原因( )
A.政治派别的复杂性B.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C.文化传统的特殊性D.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4.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5.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6.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 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支持联合国工作
7.
下面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
A.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有优势
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