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崎滨正曦四校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143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例一:雅典民主制 图例二:美国三权分立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的本质区别和相互关系
材料二
下面是山东省选出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类别统计分析图表,


(2)分析图表概括出山东省全国人大代表所具有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反映出什么本质?
材料三:据报道,2012年11月,孝感市某行政村在该村委会“两委”换届选举中,存在着贿赂选民、恐吓选民等现象,而且被选举人是等额选举等行为,部分村民对此很有意见,大多数村民默认这些行为。随后,在上级驻该村“三万”工作组对村民一次走访中,听到村民无意中说出此事,“三万”工作组迅速向上级人大部门反映此事,后经过上级部门对该村选举违法违规事件查证属实,随即宣布选举无效,经村民重新自由选举,村民终于选出了大家满意和拥戴的村委会领导班子。
(3)材料三并反映出什么问题说说你对基层民主建设有哪些好的建议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或者启示?
2.
华师一附中某班课外历史研究兴趣小组以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发展历程为主题,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的演变”展览活动,下面是该班某同学设计的样稿:
第一部分:   
阅读下表,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条约名称
历史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闭关锁国的的大门在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被迫开放一条窄窄的缝隙。
A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荡然无存了
B
 
北京完全处在帝国主义的军事控制之下,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第二部分: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积极同周边邻国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外交舞台出现了“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
第三部分:与世界朋友的握手”

(注:图1是***与斯大林握手,图2是***与尼克松握手,图3是江泽民与英美法俄等五大国元首握手)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据第一部分,根据有关提示,填充表格中A和B相应内容。并根据根据表格内容,依据这
些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给该部分取一个标题。
A B C
(2)据第二部分,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3)据第三部分,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4)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历史性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图3“群握”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
在2012年“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中,一位日本中学生向中国学生展示出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关于1937年12月日本军人在中国南京背中国老大娘回家的照片(见下图)。请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图片的认识和看法。

2.单选题(共12题)

4.
古罗马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依靠完备的法律来维护统治。下面标志着罗马成文法形成的是( )
A.《陶片放逐法》 B.《民法大全》
C.《十二铜表法》D.《查士丁尼民法典》
5.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1年宪法》和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三者所体现出共同点是( )
A.都确立民主共和政体B.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都是国家的根本大法D.都确立本国近代政体
6.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前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后者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③前者落后于时代潮流,后者适应了时代潮流
④前者具有空想性,后者缺乏现实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下表反映了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强迫清政府开放东南沿海商埠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扩展到长江上游地区
C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被迫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东郊民巷设为使馆界
 
A.AB.BC.CD.D
8.
下图是伟人年画《***在井冈山》,该画描绘了1927年10月***率军队到达井冈山后,坐在井冈山上高瞻远瞩的情形。关于***在井冈山上所开展的革命活动表述错误的是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C.总结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D.从实践上和理论上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9.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下面关于遵义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事实上确立***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
②纠正了博古等人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③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军事上的领导
④决定带领红军北上,到陕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0.
下列表述符合如图所示重大军事行动是
A.使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
B.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C.人民解放军开始发动三大战役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
11.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2.
观察并阅读下图,关于该图所涉及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①西藏人民享有自治权利始于1965年
②西藏是最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
③藏族人大代表比例最大,直观地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本届人代会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候选人可以是汉族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将两岸关系向前推进一大步。然而台湾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却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台湾不同于香港澳门。公开否认“九二共识”,主张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这表明:()
A. 两岸就统一问题无法达成共识
B. 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最大“绊脚石”
C. 台湾人民对祖国统一缺乏信心
D. 香港澳门回归给台湾回归带来消极影响
14.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局部地区性冲突反而加剧,这些地区性冲突从本质上属于
A.两极格局下被掩盖的矛盾及其发展
B.单极格局引起力量失衡诱发的新矛盾
C.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D.国际政治旧秩序所延续的意识形态矛盾
15.
下面哪份刊物最可能首刊介绍如下内容:“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国闻报》B.《民报》C.《新青年》D.《湘江评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