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等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列举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两个革命纲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4)依据材料四说明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新”在哪里?
材料一 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等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运动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有人说“它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次“灾难性的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一系列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请以《南京条约》为例说明它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列举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两个革命纲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4)依据材料四说明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新”在哪里?
2.单选题- (共10题)
3.
历史课上,老师给学生出示了下列材料,其反映了


A.林则徐应为战争失败负主要责任 |
B.这是清王朝长期以来闭目塞听的表现 |
C.中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
D.英军的真正目的是武力威慑清政府 |
4.
以下序列中,反映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的一组是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 |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C.《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 |
5.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6.
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回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提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主要是指
A.五四运动爆发 |
B.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
C.中国共产党诞生 |
D.***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7.
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下列史实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①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④枣宜会战中打败日军取得辉煌胜利
①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④枣宜会战中打败日军取得辉煌胜利
A.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8.
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的看法被称为“赞赏时期”,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 B.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 |
C.新中国的成立 |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
9.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0.
到2006年底,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展现了中国热爱和平的态度。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 B.重视同各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
C.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