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123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8/2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材料二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某外交公报
材料三在上海举行的下图所示国际会议上,成立了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成立宣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公报发表于几几年?这一公报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发了什么重大变化?
(3)材料三中“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指的是?该组织合作模式有何特征?该组织建立有何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科学发现始终是在继承与突破传统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中世纪末期,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提出质疑。哥白尼在研究了大量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著作基础上,经过长期推算,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日心体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成比例”的学说;并于1610年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1781年,一些科学家根据万有引力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先后发现了海王星与冥王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有何不同特点?

2.简答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
材料四: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类绘画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四中“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和明清“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的历史依据。两者在思想发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3.单选题(共22题)

4.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规定“如果故意伤害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人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该内容反映《十二铜表法》( )
A.维护罗马贵族特权B.成为罗马成文法起点
C.掺杂落后古老习俗D.表明罗马法高度成熟
5.
美国著名政治家麦迪逊曾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以下1787年宪法内容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参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产生
B.最高法院大法官终身任职
C.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白人计算南方人口
D.各州和联邦在不同范围内分别行使统治权
6.
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政体与城邦(或疆域)大小存在矛盾,认为城邦不能太大。美国建国初期也曾为此苦恼,美国最终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民主原则
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实行代议制和联邦制
7.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战役的战场形势图(局部),以下有关该战役叙述正确的是( )
A.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B.海军提督丁汝昌以身殉国
C.日本战舰“吉野”号丧失作战能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下列选项对该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C.表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表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9.
下面是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1936年日记节选:“12月22日抵西安后,我与张、杨进行了讨论。……委员长说……倘若共产党服从他如同他们之服从总理,他将同意:……抗日容共联俄;……”,“12月25日?我督促周(指周恩来),必须让委员长即速离开……(委员长)所允诺之一切均会履行。……我们(指与蒋一道)……4时30分抵洛阳。”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B.中国共产党积极斡旋
C.国共两党从内战走向和平
D.日本侵华威胁日益加剧
10.
某年某月某日,国民政府宣布:“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不得已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该声明发表于( )
A.西安事变后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C.八一三事变后D.南京大屠杀后
11.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如此定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宪法沦为一纸空文 ②革命委员会成立 ③人民基本权利无法保障 ④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
下列选项属于下图所示会议重要成果的是( )
A.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C.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通过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3.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修改完成于(   )
A.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B.日内瓦会议
C.亚非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4.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对上述材料“新形势”理解正确的是(  )
A.中苏开始结盟对抗美国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C.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5.
下图是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标志。下列评述与本次会议相符的是(  )
A.“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B.“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首次大会”
C.“新中国在国际舞台的首次亮相”
D.“独立于东西两大军事集团的国际政治力量的出现”
16.
1947年6月,美国政府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对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重要因素
C.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其背景
17.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环境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
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不仅对抽象推理和空想方案持批判态度,而且还为重新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一一欲望和情感,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所引发的社会思潮是(  )
A.早期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
C.浪漫主义D.自由主义
19.
19世纪某一思想家设想,用统一的社会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朝一日统治阶级或者大富翁能够良心发现,大发慈悲,掏出钱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理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一思想最有可能出自(  )
A.伏尔泰B.卢梭C.傅立叶D.马克思
20.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以上观点共同阐述了( )
A.自然权利学说B.三权分立学说
C.人民主权学说D.开明君主论
21.
1930年和1972年,在居延地区(现内蒙古额济纳旗)先后发掘出土汉简30000余枚(下图)居延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鄣的文书档案,其最早的纪年简为武帝太初三年,最晚者为东汉建武七年。对此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②当时木简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
③汉朝公文已用隶书书写
④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2.
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伽利略B.普朗克C.牛顿D.爱因斯坦
23.
“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的强度。”该观点出自于( )
A.狭义相对论B.广义相对论
C.光电效应理论D.万有引力定律
24.
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该文章是()
A.《敬告青年》B.《文学革命论》
C.《文学改良刍议》D.《新学伪经考》
25.
下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论十大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