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8分)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历史学家认为图像是“可视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图2是雅典哪两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6分)
(2)图3、图4、图5分别体现了哪些民主权利?它们与图1、图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图4中的奥巴马和图5中的卡梅伦在权利上的异同。(8分)


请回答:
(1)图1、图2是雅典哪两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6分)
(2)图3、图4、图5分别体现了哪些民主权利?它们与图1、图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图4中的奥巴马和图5中的卡梅伦在权利上的异同。(8分)
2.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中统计,到1895年,共翻译西学书籍354种(不包括宗教类),其中大部分是科学技术书籍,也有少量史地、政法类书籍。……据《译书经眼录》记录,在20世纪初年翻译的书籍中,有自然科学类164部,占总数的19.6%;社会科学类327部,占60.9%。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27年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20世纪初同1895年之前相比,翻译著作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有何特点?(2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道路的重要因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怎样对待人类的文明成果?(2分)
材料一 据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中统计,到1895年,共翻译西学书籍354种(不包括宗教类),其中大部分是科学技术书籍,也有少量史地、政法类书籍。……据《译书经眼录》记录,在20世纪初年翻译的书籍中,有自然科学类164部,占总数的19.6%;社会科学类327部,占60.9%。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27年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20世纪初同1895年之前相比,翻译著作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有何特点?(2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道路的重要因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怎样对待人类的文明成果?(2分)
2.单选题- (共9题)
3.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
4.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至于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A.两党不能轮流执政,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险 |
B.两党存在分歧有利于国家发展 |
C.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严重的原则分歧 |
D.两党应该保持根本原则的一致 |
5.
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领导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领导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一 |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
D.①②③均正确 |
7.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8.
***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人民解放军( )
A.由战略防御转入反攻 | B.取得三大战役胜利 |
C.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 D.攻占南京全国解放 |
9.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
10.
《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
B.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
C.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
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