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前夕,一批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首次紧叩中国封建王朝这座紧闭几千年的城池,要求开启宪政之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打起了“变法维新”的旗帜,提出“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
——蔡定剑《中国宪政百年回眸与脚下的路》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三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早就实现宪政了。有大量资料证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并没有加速政治民主化,而是相反,辛亥革命延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它从反面证明了,改良比革命要好。我对一生坚持维新改良的康有为评价很高。……如果不革命,社会本身也许更好。法国大革命多少年,结果让英国跑到前面去了,因为英国政权稳定。
——李泽厚《辛亥革命的成功非常偶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的政治现实”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二十世纪前夕,一批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首次紧叩中国封建王朝这座紧闭几千年的城池,要求开启宪政之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打起了“变法维新”的旗帜,提出“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
——蔡定剑《中国宪政百年回眸与脚下的路》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三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早就实现宪政了。有大量资料证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并没有加速政治民主化,而是相反,辛亥革命延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它从反面证明了,改良比革命要好。我对一生坚持维新改良的康有为评价很高。……如果不革命,社会本身也许更好。法国大革命多少年,结果让英国跑到前面去了,因为英国政权稳定。
——李泽厚《辛亥革命的成功非常偶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的政治现实”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9题)
3.
下列宪法条文保障了内战结束后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政治分裂的是
A | 第一条 第十款 |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 |
B | 第六条 | 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都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
C | 第十三条 修正案 | 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惩罚除外 |
D | 第十四条 修正案 | 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
A.A | B.B | C.C | D.D |
4.
1742年,沃尔波尔内阁由于西班牙战争失利,遭到下院多数党的攻击,沃尔波尔内阁便辞职了。此后,“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
A.强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 |
B.协调内阁与国王之间的关系 |
C.防止国家元首实行专制独裁 |
D.进一步增强内阁首相的权力 |
5.
自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各种政体纷纷在法国出现,法国成为各种政治制度的试验田。这说明法国
A.资产阶级革命很不彻底 |
B.封建势力占据统治地位 |
C.近代政治发展艰巨复杂 |
D.启蒙思想影响不够深入 |
6.
德意志帝国被认为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永久性的联邦 |
B.德意志帝国政府只是对皇帝负责 |
C.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 |
D.帝国皇帝有权签署公布帝国法律 |
8.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论男女,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并废除买卖婚姻。这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理想是
A.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B.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
C.追求平等平均的社会生活 |
D.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资本主义 |
9.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等各个领域。”由此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C.清政府从此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0.
下图是1899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广为流传的宣传画——《射猪斩羊图》。“羊”代指洋人,“猪”代指“天主”。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充斥着强烈的反封建迷信思想 |
B.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特点 |
C.批判清政府向外来侵略者投降 |
D.控诉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运动 |
11.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这一胜利是指
A.国民政府成为唯一的合法政府 |
B.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
D.蒋介石开始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
12.
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指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这里所说的革命手段是指
A.开展二月革命 |
B.建立苏维埃政权 |
C.发动十月革命 |
D.成立苏维埃联盟 |
13.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材料强调的是
A.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 B.解放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C.以谋求人类彻底解放为目标 | D.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
14.
我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保证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是
A.任期制 |
B.代议制 |
C.政治协商制 |
D.民主集中制 |
15.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表明
A.中国政府已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
B.“一国两制”已正式成为统一方针 |
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
D.“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后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原告的撤诉率从37.84%下降到32.38%。这表明
A.“民告官”的意识增强 |
B.“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
C.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成效 |
D.政治体制改革效果突出 |
17.
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
B.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
C.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逐渐形成 |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超过欧美 |
19.
标志着“冷战”开始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国会咨文”中说:“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这表明“冷战”的实质是
A.同盟国与法西斯势力的对抗 |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
C.美国企图控制资本主义国家 |
D.美国极力维护自由民族利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