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类型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代议制确立的基本途径或方式。
(3)根据材料三,概括布什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结合《1787年宪法》分析其观点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 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内阁制,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总统制,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类型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代议制确立的基本途径或方式。
(3)根据材料三,概括布什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结合《1787年宪法》分析其观点
2.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展示三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握手”篇

请回答:
(1)据展示一,在材料中的A、B处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并概括说明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据展示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3)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促成图2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条约 | 影响 |
《南京条约》 | “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
A: |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
B: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展示三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握手”篇

请回答:
(1)据展示一,在材料中的A、B处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并概括说明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据展示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3)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促成图2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0题)
4.
2009年春夏之交,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补贴门”丑闻(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曝光以后,英国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有近半数内阁大臣宣布辞职,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发出要求布朗下台的信号。而布朗却采用改组内阁的办法,拒不辞职。围绕布朗做法是否合法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辩论。下列四条是老师对他们当中所持观点与理由的梳理,正确的是
A. 合法,布朗首相有权决定内阁去留
B. 合法,首相是英国的最高决策者,权力不受限制
C. 不合法,遭到大多议员反对的人不配做首相
D. 不合法,既然有近半数的内阁成员辞职,布朗首相就不再成为多数党领袖
A. 合法,布朗首相有权决定内阁去留
B. 合法,首相是英国的最高决策者,权力不受限制
C. 不合法,遭到大多议员反对的人不配做首相
D. 不合法,既然有近半数的内阁成员辞职,布朗首相就不再成为多数党领袖
5.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这主要源于
A. 联邦制原则 B. 中央集权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两党制原则
A. 联邦制原则 B. 中央集权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两党制原则
6.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 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 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 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 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8.
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的具体行动是
A.实行国共合作 |
B.建立黄埔军校 |
C.敌后抗日根据地 |
D.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9.
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时,有观点认为“党对军队的正确领导;党不断走向成熟;人民群众的支持”三点是最为关键的。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A.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
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
D.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0.
中国近代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开天津为商埠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开天津为商埠
A.③②①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11.
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是太平天国纲领
B.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
C.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均未获得成功
D. 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建立了民主政治
A. 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是太平天国纲领
B.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
C.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均未获得成功
D. 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建立了民主政治
13.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A.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
A.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
14.
“这次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由教条主义占主导逐渐变为实事求是占主导,随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观点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这次会议”发生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A. 国民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5.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 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 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 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A. 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 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 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 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16.
1945年8月15日12时,日本广播电台传出低沉的声音:“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中华民族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 共产党敌后抗战
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全民族团结抗战
D. 美苏等盟国的大力支持
A. 共产党敌后抗战
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全民族团结抗战
D. 美苏等盟国的大力支持
18.
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那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19.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20.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标志就是它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理解和参与的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宣布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B.1949年与苏联建交
C.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1949年《共同纲领》宣布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B.1949年与苏联建交
C.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1.
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为战后的对手,其根源在于
A.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分赃严重不均 |
B.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
C.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 |
D.互相对各自的势力范围进行渗透 |
22.
某历史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图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A. 日中俄印 B. 法德英日 C. 欧日俄中 D. 亚非拉美

A. 日中俄印 B. 法德英日 C. 欧日俄中 D. 亚非拉美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