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一中、揭东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082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三、二世纪,罗马已不是原来那种城邦国家了,它已成为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进行交易的共同市场。这种商业贸易的一个必然结果之一,就是平衡划一这些人民或民族间的区别。……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曾就此论述道:“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法律是事实的公认。”而现在恰是要对新的社会情况作出新的公认的时候。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二内战后黑人公民权问题被提上政坛,国会注视着南方潜在的四百万黑人选民,因为黑人选举权是共和党控制南方(注:南方是民主党选票的主要来源)的关键。第15条宪法修正案被共和党提交国会并通过,规定“选举权不可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奴役情况而被限制”……1916年,妇女组织以“不选威尔逊,他不让我们有选举权”为口号,反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尔逊的连任竞选,威尔逊迫于(女权运动高涨的)形势做出了让步……在(竞选成功的威尔逊)总统亲自干预下,1920年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9条修正案——“不得因性别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高家韫《1848~1920年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研究》
材料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依法治国的决定之后,编纂民法典成为国家重要的立法任务。立法机关作出了编纂民法典两步走的计划,即第一步利用两年时间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利用三年时间将现行的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单行民法进行修订,作为民法典分则的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民法总则在制定过程中,继续坚持了民法通则中成熟的规则,纠正了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甚至有错误的规则,补充了民法通则没有规定的必要规则,使其基本内容比较完善,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性规则比较完备。
——杨立新《民法典编纂:中国立法史上的里程碑》
(1)材料一反映此时的罗马已进入什么时代?罗马是如何“平衡划一这些人民或民族间的区别”的?说明要实现这一“平衡”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宪法修正的结果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编纂民法典的背景。
(4)综上,归纳推动法(制)治建设的相关因素。

2.单选题(共17题)

2.
罗马法规定当某个新施工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每个市民都可以发出新施工警告,“但是,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B. 市民拥有对政府监督权
C. 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 建筑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3.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 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 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4.
有学者认为,“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这次“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A. 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B. 建立起典型的君主立宪制
C. “君权神授”变为“君权议会授”
D. 形成了完善的责任内阁制
5.
观察下图,在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会址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6.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的军队,占其损失总数的65%。这说明抗日战争
A.是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
B.大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7.
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不久也承认:“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
A.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
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8.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A. 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
C. 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20世纪60年代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大批非洲国家独立,而且加入了联合国,他们和中国互相支持。”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状况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0.
某条约规定:“决心保障基于民主、个人自由及法治原则的各国人民之自由、共同传统及文明,愿意促进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与幸福,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及维持和平与安全。”由此建立了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华沙条约组织
11.
冷战期间不少历史学家批评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对抗的危险。而冷战结束时,赞扬北约和华约具有避免冲突升级的能力成为学术时尚。这反映了
A.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战的爆发
B. 学术界力图对冷战作出辩证评价
C. 历史研究不可能得出一致结论
D. 意识形态决定学术研究的水平
12.
美国人威廉·沃尔斯在《稳定的单极世界》中说:“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可见,美国(    )
A.为构建单极世界格局造舆论B.认识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C.否定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D.不得不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13.
中国历代名商巨贾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彰显出高超的经商智慧,逐步形成独特的经商理论和技巧。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预测把握市场,用人所长,掌握时机的是
A.富而好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B.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C.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D.陶朱公“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14.
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B.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C.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D.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15.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理解准确的是
A.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6.
下表为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海外投资(资本输出)增长状况统计。此表表明
时间
1850年
1885年
1913年
金额(单位:亿英镑)
3
12
40
 
A.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B.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
C.英国经济发展依赖国际市场D.工业革命影响经济侵略方式
17.
(题文)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A.反对世界大战
B.倡导民主科学
C.宣扬实业救国
D.维护领土主权
18.
1977至1978年度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比前一年度增长了27%。从出访领域看,科技教育类增长率最高,从出访国家看,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明显增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B.改革开放决策形成的历史背景
C.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积极影响D.打破僵局掀起建交热潮的表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