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电影<清宫秘史>》
材料二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
——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材料三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运用新史观指出产生这种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陈旭麓的观点?
材料一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电影<清宫秘史>》
材料二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
——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材料三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运用新史观指出产生这种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陈旭麓的观点?
2.
(16分)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观念。阅读下表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史教学的核心宗旨。归纳当时外国史教学中注重培养什么意识?结合背景说明当时强调培养这种意识的主要原因。(8分)
(2)材料二特别注重对“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的学习,其教育意义何在?结合民国初年史实对哪些思想政治运动产生了影响。(4分)
(3)材料三与材料四在世界史教学的目标上有何差异?结合中国当时的外部环境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中国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材料 序号 | 名称 | 颁行 时间 | 基本内容(摘要整理) |
材料一 | 《奏定中学堂章程》 | 1903年 | 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 外国史当“示以今日西方东侵危局”“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
材料二 | 《中学校课程标准》 | 1913年 | 侧重“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与重要事迹”。 |
材料三 | 《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 | 1956年 | “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苏联是人类解放道路上的灯塔”“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动的侵略的中心”。 |
材料四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 2003年 | “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史教学的核心宗旨。归纳当时外国史教学中注重培养什么意识?结合背景说明当时强调培养这种意识的主要原因。(8分)
(2)材料二特别注重对“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的学习,其教育意义何在?结合民国初年史实对哪些思想政治运动产生了影响。(4分)
(3)材料三与材料四在世界史教学的目标上有何差异?结合中国当时的外部环境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2.单选题- (共9题)
3.
“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传统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能够得出与此观点史论一致的是
A.古罗马的法律原则 | B.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
C.古希腊的人文主义 | D.卢梭的政治学说 |
4.
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
A.德意志帝国分裂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德意志工人武装起义 |
5.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创建初期遇到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下史实与古田会议精神相符合的是
A.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
B.确立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
C.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
D.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6.
著名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有
①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 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③ 摆脱共产国际干扰
④ 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①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 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③ 摆脱共产国际干扰
④ 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
7.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8.
读下图。导致1956年和1965年出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有

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②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③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②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③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9.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10.
“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 B.启蒙思想的传播 |
C.家庭结构的变动 | D.女权运动的发展 |
11.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
3.选择题- (共2题)
12.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