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05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根据下列两幅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比较题1和图2,这两幅图所体现的政治体制有和不同?
(2)题1示意图中,如果唐太宗下令治理黄河,应该有哪一省负责实施?下图联邦政府的权利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是由哪位思想家在哪一场运动中提出来的?
(3)下图和下图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和共同点?
2.
美国宪法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最稳定的宪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1787年宪法,有学者评价道:“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法律中蕴含着一个国家数百年来的发展,不能以对待数学书中定理与推论的方式,来对待法律;要理解法律是什么,我们必先知晓其过去,了解其未来趋势,必须同时参考法律的历史与当前理论。”
——摘编自(美国)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
材料二1869年2月26日,美国宪法通过“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此时尚不包括性别。”1919年6月4日,又通过“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即确立女性的选举权”。
——摘编自《美国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的制定属于“经验”产物的理由。
(2)1787年宪法确定的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4)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宪法修正案出台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3.
在古代罗马,“罗马人根据罗马法而生活,异邦人则根据自己的城邦法而生活”。材料说明当时罗马
A.公民存在着严重不平等B.国家尚未实现行政统一
C.以法治国原则得到贯彻D.法律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4.
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这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
A.罗马共和精神与近代吻合
B.自然法的人人平等原则
C.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5.
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6.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近代史历程”时制作出了以下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
鸦片战争失败后,“负责交涉条约的人……知道战前广东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这是他们外交的胜利。”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力求减少苛捐杂税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D.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8.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规定( )
A.违背了清朝外交平等的原则
B.体现了中外完全平等、开放交往的理念
C.凸显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至尊风范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9.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D.国民党“围剿”红军
10.
下图是2014年我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八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在相持阶段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12.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
A.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B.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C.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D.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