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90456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俄)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
材料二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有何明显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与苏联、俄罗斯建立这种外交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把矛头指向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针对第三国”。试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2.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B.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C.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D.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3.
美国制宪过程中,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此争论反映了南北方矛盾焦点集中于
A.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B.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C.国会席位的分配问题
D.联邦权力与州权划分
4.
(题文)1694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处,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
A.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已经形成
B.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
C.已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
D.光荣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5.
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6.
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报叙述应为准确
B.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记述应为真实可信
C.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
D.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
7.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浙江直接有关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二十一条”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官民,自不得提书‘夷’。”材料表明
A.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
B.《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
C.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D.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
9.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0.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清政府已无力反抗外来侵略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交战日本的主张
C.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D.实力悬殊导致中国甲午战败
11.
曹润堂诗:“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与此诗有关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2.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3.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A. 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B. 新中国的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 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14.
学习了《两极世界的形成》之后,就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某同学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导致了德国与朝鲜的分裂
B.导致美苏一直断绝关系
C.导致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15.
德国教授施奈德说苏联解体是由于美国“插手”;美国前国务卿贝克认为苏联演变是“遏制起了作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则明确表示,苏联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的价值观念的道义力量的胜利”。这些材料旨在说明苏联解体
A.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B.是美国进行直接干预的结果
C.根源是美苏争霸
D.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