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904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是雅典最主要的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掌握立法权;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行政机关,掌握行政权;民众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掌握司法权。虽说这三个权力部门的权力有些交叉(如公民大会兼有司法职能——“陶片放逐法”的实施),但各行其职已经非常明确。雅典的民主政治主要通过这三个机构的权力运作表现出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亚华《谈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各行其职”实质上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美国的政治体制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郎咸平《天下宁波帮:诚信.团结.现代商业意识》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清末民初人士张原炜指出:“海禁弛而互市起,商业更为世重。大商豪贾,俨然与操国柄者相息消,势位骒隆,才者益以起。”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宁波帮“崛起于五口通商后,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的具体原因。(6分)
(3)“宁波帮“发展的过程,对今天我们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4分)

2.单选题(共13题)

3.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胜诉。法官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政》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4.
“一本十分罕见的清代地图集近日在湖南被发现。这本名为《广舆记》的地图集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由湖南平江人蔡九霞木刻的。《广舆记》共收集十九幅地图,即当时的十八省图加一全国图。“广舆”即广阔的疆域,就是全国之意。该书长二十八厘米.宽二十厘米,用毛边纸木印线装,里面的标记有几十种之多,不仅有行政区划,连地形地貌也标注得十分清楚,在这本地图集里,台湾的全部版图清楚地刻印在《福建全图》里。”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A.它清楚地表明,清康熙年间,台湾已在中国的版图以內;
B.台湾成为中国的领土就是在康熙年间;
C.是“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主要证据
D.是最早的清代地图
5.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6.
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导致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欧共体(欧盟)和日本的崛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美国霸主地位的巩固
7.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中“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指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闭关锁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8.
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如下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原因是
A.可以了解唐朝的城市面貌B.可以了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
C.可以了解元朝市民的生活状况D.可以了解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9.
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B.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成电影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比赛
D.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10.
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报纸和广播B.铁路与飞机C.电视和电影D.网络与漫画
11.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师夷长技以自强”
12.
1956年,***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昆曲艺术的高雅
13.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14.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15.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这一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3.选择题(共7题)

16.思维的特征是   ( )

①间接性 ②概括性 ③先进性 ④趣味性

17.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   )

18.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

──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二:从图反映的远古人类生活过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

20.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这启示我们在交往中要(   )
21.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这启示我们在交往中要(   )
22.下列关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