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丰宁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037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中国政府又以外交部长的名义把这一公告送达各国政府,向世界各国表明了新中国的态度。10月间,首先是苏联,然后是各人民民主国家相继承认了新中国,并很快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此时美国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继续采取敌对的态度……到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破裂,“一边倒”政策遂告结束。 
——《走向历史的深层》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建立之初,采取“一边倒”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时,处理中国与他国关系的原则。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边倒”政策的历史作用。

2.单选题(共16题)

2.
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符合以上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
3.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
A.保护私有财产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D.维护法律尊严
4.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民主制度有很强的普遍性
B.联邦宪法如艺术品不实用
C.各国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国情
D.联邦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
5.
“各种政治势力终于从1789年革命到此时近百年的战争、革命和政治角逐造成的动荡不安中吸取了教训。极端的、激进的政治斗争形式只会导致两败俱伤,适度的退让和妥协才是共存之道。”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该国确立了
A.君主立宪制B.无产阶级专政
C.联邦制D.共和制
6.
1900年德国皇帝曾发表演讲,要求德国军队在中国采取大范围的报复措施:“……你们一定要发挥古老的普鲁士民族的勤奋能干的作风,做为基督徒,在忍受痛苦中展示你们自己,在你们的旗帜和武器所代表的荣誉和胜利的引导下,用你们的军纪和纪律给全世界作出一个范例。”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
B.德意志民族好战与民主的双重性格
C.德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
7.
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影响是
A.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日益半封建化
C.思想界出现了“西方学习”的热潮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8.
《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十款“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的规定(    )
A.标志着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成为任命英国人为海关总税务司的依据
C.表明西方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
D.意味着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设厂”这一条款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技术落后
B.列强可以“利益均沾,共同发展”
C.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10.
某同学想做一个有关“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一课题的研究,下列有关该课题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9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B.黄海海战是中国近代清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现代武器与侵略者交战的战斗
C.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
D.义和团运动是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举
11.
“……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曾说:“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发展了这一理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14.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为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5.
下图为“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之支持票数增长示意图”,对图中现象出现解读错误的是
A.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与中国友好交往
B.亚非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份量逐渐增强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
16.
2011年,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的斗争不断,局势日趋紧张。一些国家的侨民纷纷撤出,西方国家也趁机插手。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霸权主义是造成利比亚局势紧张的根源
B.国际恐怖主义是动荡的罪魁祸首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是当今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
17.
1946年丘吉尔发表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在此,丘吉尔认为
A. 全面“冷战”不可避免
B. 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 “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 “冷战”是一场投有硝烟的战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