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四)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030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并下令在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直隶六省实行迁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
材料二: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
材料三: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么?
(3)这一政策,实行了多少年?它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4)你认为当代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才能发展?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图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

请回答:
(1)“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秦朝时期我国疆域最南到了哪里?汉朝哪一机构的设置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2)明期中后明至清明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的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判乱,请各举一例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应对的?
(3)清雍正皇帝时胡期(1722﹣1735年在位)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9世纪7O年代,率军收复了新疆地区(除伊犁荤之外) 的湖南人是谁?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也面临主要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根据材料及历史经验。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2.选择题(共25题)

3.
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是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
A.B.
C.D.
4.
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二藩,定陇蜀,收台湾,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以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5.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
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他指的是明清时期(  )
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
C.君主专制的加强D.八股取士
7.
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驻藏大臣B.西域都护C.新疆行省D.台湾府
8.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
A.废除宰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
C.没立廷杖制度D.设立军机处
9.
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A. 辽东郡
B. 伊犁将军
C. 军机处
D. 台湾府
10.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清朝前期出现了(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D.“同光中兴”
11.
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中,最有影响的是(    )
A. 昆曲和京剧   B. 昆曲和黄梅戏
C. 豫剧和汉剧   D. 汉剧和黄梅戏
12.
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D.改进生产工具
13.
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B.环境改善C.商业发达D.医学进步
14.
清朝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云:“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戚继光闽广抗倭
B.政府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朝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5.
清朝统治者认为对少数民族应该“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政府(  )
A.组织雅克萨反击战B.平定准噶部叛乱C.收复台湾D.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16.
清朝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①设军机处   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平定准噶尔叛乱 ④册封五世达赖
⑤册封五世班禅 ⑥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④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⑤
17.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的是
A.废除行中书省
B.废除丞相制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18.
下列作品中,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长恨歌》
19.
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  )
A.纺织业B.采矿业C.运输业D.餐饮业
20.
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
听说新版的初一历史教材将岳飞的称谓改为民族英雄之后,黄明同学就着手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民族英雄”。下列人物中不会被黄明同学列入“民族英雄”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宋应星
D.邓世昌
22.
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乾隆帝在位期间的是()
A.组织雅克萨之战
B.平定三藩之乱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驻藏大臣
23.
清朝时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下列哪位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4.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25.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26.
“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这里的“侵略军”来自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
27.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