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三单元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018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指的是什么,并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权利法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2)上述文献对其各自国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结合上述文献,任选一部法律来阐述其重要意义。
材料三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和缔约的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名。然而国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
材料四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下的不同政体是什么?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5)有人说,美国的政治体制一定比英国的政治体制进步,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
对历史进行合理阐释是重要的历史学习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编撰《法国革命记》呈递光绪。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描绘是:“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变革频仍......普大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皆自法肇之也。”......1906年革命派在江苏创刊《复报》,田桐撰文说:“(法国革命)虽惨祸之来,骇人耳目,要皆彼迫胁我而为之者,我同胞又安敢辞哉?语曰:流血者,自由之母也;立宪者,革命之产儿也。”
——摘自宋严萍《19、20世纪之交中国思想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
(1)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一所蕴含的法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康有为与田桐审视法国大革命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我们可以用什么史观来建构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谈谈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

2.单选题(共15题)

3.
下表记录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较为科学准确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A
提出观点: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于各诸侯国普遍确立
史实依据: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丈量田亩)而税也。
B
查阅资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得出结论: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
C
摘引资料:互动百科——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状况
确定主题:《创新: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D
收集素材:采访家人邻居的衣食住行
形成观点: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A.A
B.B
C.C
D.D
4.
德国联邦议会由各联邦成员国代表组成的议会,议员共58名代表,普鲁士拥有17名,议员不能自由投票,只能按照各邦君主的指示投票,而所有的一切法律,都必须经联邦议会的通过才能成为法律,如果是宪法修正案,必须3/4赞同方能通过。(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说明
A.联邦议会议员没有投票权利
B.联邦议会完全掌握了立法权
C.各邦君主直接参与联邦议会
D.普鲁士是影响宪法主干力量
5.
“各种政治势力终于从1789年革命到此时近百年的战争、革命和政治角逐造成的动荡不安中吸取了教训。极端的、激进的政治斗争形式只会导致两败俱伤,适度的退让和妥协才是共存之道。”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该国确立了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联邦制
D.无产阶级专政
6.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析,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文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要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7.
1834年普鲁士政府联合了18个相邻的邦国,建立起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布废除内地税、同盟各邦国之间的贸易免税等。到19世纪50年代,关税同盟基本上已扩展到全德国,只有汉堡、不来梅等极个别地方还保留自己的关税制度。该关税同盟建立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德意志地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B.加速了19世纪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展
C.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的霸主地位
D.推动了德意志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8.
1793年9月,法国公安委员会颁布治罪条例,政治主张温和,对“自由”没有贡献的都在治罪之列。有学者指出:“这个时候,你是站在断头台下欢呼,还是在断头台前一边被刽子手捆绑,一边听着别人为你死亡的庆典欢呼,那全是看运气了。”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A.背离了大革命的初衷
B.自由观念获得普遍认可
C.封建主义势力复辟
D.人民获得了广泛的自由
9.
有史家评价某部宪法: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释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宪法竟通用了65年之久。形成这部宪法如此特点的原因是
A.英国的历史、国情和民主趋势的结合
B.美国克服邦联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C.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D.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10.
从一项统计数据来看,(德国)全国食糖消费量从1876年的平均人均6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21.4公斤,棉花消费量从1871年的平均每人不到3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7.6公斤,储蓄存款从1870年的约15亿马克增加到1914年的约200亿马克。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侵略中国中受益B.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C.德国统一的完成D.普法战争的赔款
11.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12.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
13.
梯也尔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要么是保守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
A.害怕国内人民的斗争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希望恢复帝制
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4.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D.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对皇帝的权位都充满憧憬,所以德皇威廉二世的言行举止都成为男士们争相仿效的榜样,有数百万的男士模仿皇帝蓄着胡子。这表明当时德国
A.政治影响国民日常生活
B.小农皇权思想严重
C.民间盛行军国主义思潮
D.专制政体有强大的社会基础
16.
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反映了法国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巩固
17.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