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867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8/2

1.综合题(共2题)

1.
(12分)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2分)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宣传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2)依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及其积极影响。(4分)
材料三一批接触过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为此,必须要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发起革命性的攻击。
──郑丽平《思想解放与20世纪中国现代化》
(3)中国知识分子为“发起革命性的攻击”掀起了什么运动?(2分)联系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思想宣传的共同点。(2分)
2.
(12分)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市民文化生活)
材料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4分)
(近代社会生活革新)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礼节
叩头
鞠躬、握手
称呼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2) 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2分)辛亥革命后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现代流行服饰变迁)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2.选择题(共32题)

3.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 )
A.秦汉B.魏晋C.宋元D.明清
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8.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 禁烟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国民革命运动
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11.
1942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A.中国是世界强国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
C.中国会打败日本D.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
12.
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3.
***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4.已知丙酸跟乙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丙醇跟乙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丙醇和丙酸的结构简式如下:CH3CH2CH2OH(丙醇)、CH3CH2COOH(丙酸)。

试回答下列问题:

15.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林则徐B.魏源C.张謇D.严复
16.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B.中华民国建立
C.国民政府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8.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19.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D.不结盟政策
20.
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重大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海军装备了核潜艇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21.
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A.希腊B.马其顿
C.波斯D.拜占廷帝国
22.已知椭圆 x2a2+y24=1(a>0) 与双曲线 x29y23=1 有相同的焦点,则 a 的值为(    )
23.
《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24.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B.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开通D.新航路的开辟
25.
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莱克星顿枪声 B. 英国议会开会
C. 攻占巴士底狱 D. 萨拉托加大街
26.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 F(7,0) ,直线 y=x1 与其相交于 MN 两点, MN 中点的横坐标为 23 ,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
27.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 F(7,0) ,直线 y=x1 与其相交于 MN 两点, MN 中点的横坐标为 23 ,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
28.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 F(7,0) ,直线 y=x1 与其相交于 MN 两点, MN 中点的横坐标为 23 ,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
29.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 F(7,0) ,直线 y=x1 与其相交于 MN 两点, MN 中点的横坐标为 23 ,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
30.
“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A.珍妮纺纱机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D.汽船
31.
下列事例中属于德日法西斯暴行的是
①国会纵火案 ②反犹狂潮 ③南京大屠杀 ④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2.已知双曲线 x2y2=1 ,点 F1,F2 为其两个焦点,点 P 为双曲线上一点,若 PF1PF2 ,则 |PF1|+|PF2| 的值为{#blank#}1{#/blank#}.
33.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该内容出自二战期间的
A.《凡尔赛和约》B.《联合国家宣言》
C.《九国公约》D.慕尼黑协定
34.F1(4,0)F2(4,0) 是双曲线 C:x2my24=1(m>0) 的两个焦点,点 M 是双曲线 C 上一点,且 F1MF2=60° ,则△ F1MF2 的面积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