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题:罗马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983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古今中外均强调法治,但法的阶级实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二: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以降“贵族政治之消灭”,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乎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已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法”的职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中梁启超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的理由。
(3)归纳材料二、三的共同观点。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制建设成就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

2.单选题(共9题)

2.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12世纪时罗马法出现于意大利和欧洲中部一些自治市的法典中,以解决自身的法律缺陷,罗马法的程序规则被整理并引入法庭中。这些现象出现源于罗马法
A.是成文法,有利于按律判决和量刑
B.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罗马国家的兴衰
C.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的既得利益
D.体系完备、程序严谨有一定普适性
3.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B.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C.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D.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4.
公元3世纪,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央认为:“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经把权力转让给皇帝了。”这表明罗马法
A.崇尚自然法的人权精神B.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
C.规定皇帝由民众们选出D.法律条文都系皇帝制定
5.
古罗马法规定,家父是家庭财产的唯一所有人,他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家庭财产,家子取得的财产不论来源,原则上均归家父所有。然而对于家子之债,家父却不一定有责代偿。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注重人伦关系的渗透
B.突出男性成员的法律地位
C.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D.用血缘亲情维护共和体制
6.
17世纪,荷兰法院普遍使用查士丁尼法以补充当地法律的不足。1836年,荷兰制定自己的民法典,从而有了罗马荷兰法的典型形式。借鉴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在近代欧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材料表明
A.罗马法精神在近代被赋予了新意
B.荷兰是发展罗马法最典型的国家
C.欧洲近代沿用了罗马法法权理论
D.罗马法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7.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回来带领众人打败了入侵者。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
A.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
B.万民法巩固了罗马的共和政权
C.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
D.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
8.
《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又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由此可见罗马法(   )
A.重视道德
B.重视契约
C.重视自由
D.重视习俗
9.
“每一国的人民,一方面要遵守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一方面要遵守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与此理论相关的法律实践是
A.汉穆拉比颁布了颁布了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的法典
B.梭伦改革时期颁布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令
C.罗马共和国政府公布了“十二铜表法”
D.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
10.
14世纪,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日耳曼习惯法和中世纪城市法的结合。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法学已经摆脱神学束缚
B.构建新时代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与教会法相融合
D.人文主义淡化宗教信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