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8届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980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材料一总的来看,《十二铜表法》只是对传统的习惯法加以整理和记录。《十二铜表法》极力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家庭法给予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婚姻法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二屋大维的顾问曾经说:“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诞生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一看,《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谁的利益?
(2)材料二所述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局面,古罗马在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方面是怎样应对的?
(3)查士丁尼即位后特别重视罗马法的整理和编纂,突出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2.单选题(共20题)

2.
某法律及其解释的汇编明文法规定,私法(即规范私权关系的法律)由“自然法、公民法和市民法的基本原则所构成”。这应该是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3.
公元前506年,罗马平民阿扎伊与贵族维拉里发生纠纷,双方闹到当地法庭后,法官最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应该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阿奎里亚法
4.
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
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C.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D.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5.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亲自主待编纂了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阶梯》等组成的《民法大全》。这部法典完整地和系统地保留了罗马法的精华,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的判断依据是该法
A.对古代雅典民主制形成影响
B.由皇帝亲自主持编纂,意义重大
C.是罗马法走向成熟、完备的重要标志
D.成为近代法律的理论来源
6.
《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一规定表明(  )
A.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B.罗马法已经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罗马妇女与奴隶的地位完全一样
D.主人处死自己的奴隶只会受到较轻的处罚
7.
“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材料说明罗马法
A.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
8.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权利法》第9条规定:“高度达15呎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如果近邻地区的树木因被风吹,倾斜到你的地区来,你可以根据十二铜表法提出收拾它的诉讼”,第10条规定“允许收集从近邻地区掉下的橡实”,以上材料说明十二铜表法
A.规定行使权利不得侵害他人利益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C.形式繁琐僵化缺乏灵活性D.强调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9.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由此可见,万民法对公民法的突破体现在
①简洁灵活而实用有效
②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③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④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全球文明史》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材料反映了()
A.罗马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罗马法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
C.罗马法反对君主专制
D.罗马法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
11.
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 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 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 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D. 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12.
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典
A.剥夺了贵族权力
B.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
C.保护奴隶利益
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
13.
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相吻合,适用于所有的人,是稳定的,恒久的,……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将适用于所有的民族,适用于各个时代。”
A.罗马法具有自然理性特征B.平民与贵族诉求日趋一致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D.罗马法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14.
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适用
B.用来管理所有罗马帝国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15.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诞生,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B.成文法和万民法的诞生,都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民法大全》汇编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6.
有学者指出,两千年前的罗马也是天下国家的观念,也是兼容、宽大而非民族国家的时代。当时的罗马维系“天下国家”的工具是
A.民主政治
B.公民大会
C.罗马法
D.贵族共和制
17.
组织编写《民法大全》的罗马皇帝是( )
A.屋大维B.戴克里先C.凯撒D.查士丁尼
18.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这说明他
A.要求颁布“解负令”,解放债务奴隶
B.主张虔诚信仰上帝,使人灵魂得救
C.强调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D.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推翻封建专制
19.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公民法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D.《民法大全》
20.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罗马和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
B.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C.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罗马共和国选择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21.
12世纪开始,西欧出现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只有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助推了市民等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
A.保障了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建立
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
D.标志着西欧反封建斗争的开始

3.选择题(共4题)

22.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23.一束平行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之间的夹角为(   )
24.一束平行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之间的夹角为(   )
25.一束平行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之间的夹角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