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权与制衡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行政权是如何被限制的。
材料一: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行政权是如何被限制的。
2.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合乎情理的专制国家。他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练达的少数人(国王和他的顾问)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出生相当卑贱的卢梭则大声疾呼,人性中最好的品质,诸如善良、无私等都是自然的产物,他渴望有一个人人都能觉得自己是其中一员的共和政体,同时强调主权“统一不可分割”。
(2)材料二中的“启蒙运动”指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结合1919年的史实,概述“启蒙运动”不断高涨的表现。
材料一 伏尔泰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合乎情理的专制国家。他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练达的少数人(国王和他的顾问)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出生相当卑贱的卢梭则大声疾呼,人性中最好的品质,诸如善良、无私等都是自然的产物,他渴望有一个人人都能觉得自己是其中一员的共和政体,同时强调主权“统一不可分割”。
——据《世界文明史》、《现代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北京青年学生于1919年1月创刊《新潮》杂志,介绍西洋思想,批评时弊,在青年学生中颇有影响。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并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建立分会。青年学生创建的这些新式刊物和进步团体,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据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异同点,并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2)材料二中的“启蒙运动”指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结合1919年的史实,概述“启蒙运动”不断高涨的表现。
2.单选题- (共25题)
3.
《世界文化史导论》指出:“它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则,它是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哲学基础。它使人们更多地从人类共同准则(人类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法制建设问题。”材料中的“它”应是
A.公民法 |
B.万民法 |
C.自然法 |
D.成文法 |
4.
美国在1789年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其中第十条规定:没有被宪法赋予联邦的权利,或者并未由宪法禁止授予各州的权利,由各州及其人民自主保留。这款内容主要反映了美国的
A.两院制 |
B.联邦制 |
C.总统制 |
D.共和制 |
5.
有同学在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叙事中看到如下表述:“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十多个岛屿”“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据此可知,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6.
《中间地带的革命》写道:“布哈林在中共六大的会议上指出了中国革命‘左’倾盲动本质,纠正了中共中央一味进攻,不考虑力量对比的‘蠢汉’做法,提出了争取群众、扩大苏区、建立红军的任务。”当时,中共领导的革命应处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井冈山时期 |
C.延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7.
***曾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体现了“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是
A.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任务 |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C.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的问题 |
D.“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8.
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某一时期表示:“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之中枢,故其得失关系至巨。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这一认识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A.南京政府的沦陷 |
B.武汉会战的展开 |
C.枣宜会战的进行 |
D.百团大战的胜利 |
9.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1984年,___________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使“一国两制”获得了法律效应。“____________”处应该填入的是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
C.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
11.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属于两次会议都强调的内容有
①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②反对殖民主义
③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④捍卫国家主权
①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②反对殖民主义
③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④捍卫国家主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2.
有学者表示:“1946年2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公开演说,号召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书’。此时距二战结束还不到半年,这对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产生了直接影响。”这段话意在指出
A.美国是冷战发生的始作俑者 |
B.斯大林倡导第三次世界大战 |
C.苏联对冷战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历史必然 |
13.
《国家宝藏》播出以来受到国人热捧。其中,湖南省博物馆推出的国宝——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见下图),反映了长沙千年的文化历史。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唐代陶瓷工艺的创新
②诗文用于装饰是长沙窑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③成为研究当时酒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④诗人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进行称颂

①体现了唐代陶瓷工艺的创新
②诗文用于装饰是长沙窑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③成为研究当时酒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④诗人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进行称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6.
据《世界人口》关于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记载:1500~1850年主要移出地为欧洲、非洲,主要移入地为美洲;1850~1945年主要移出地为欧洲、亚洲,主要移入地为美洲;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为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1500~1850年间存在着人口强制迁移的现象 |
B.工业革命对1850~1945年人口迁移有重大影响 |
C.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
D.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 |
17.
观察表二,以下论述正确的有

①工业革命的中心发生变化
②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
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④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①工业革命的中心发生变化
②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
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④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
下表是某反映中华民族工商业变迁史及著名企业家的专著目录(部分)该专著最有可能是


A.《方举赞与发昌机器厂》 |
B.《民族工业开山鼻祖——陈启源》 |
C.《荣氏百年》 |
D.《工商业巨擘——张謇》 |
19.
如图是一张反映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照片,注解是:北京市民将家中的铁制品送去炼钢铁,支援国家建设匹夫有责。对该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
②造成了群众生活严重困难
③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
④有利于大大提高中国钢铁的数量与质量

①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
②造成了群众生活严重困难
③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
④有利于大大提高中国钢铁的数量与质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20.
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因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的人物“最富真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学者强调人应该富有个性 |
B.莎士比亚描绘了质朴的人性 |
C.莎士比亚注重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
D.体现了“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特征 |
21.
中国古典文学极具时代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
B.楚辞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为主,更适于表现丰富情感 |
C.杜甫的诗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
D.南宋的词增添了慷慨悲壮、低迷伤感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
22.
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成新的书写材料——纸(“蔡侯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蔡侯纸”是最早出现的纸 |
B.东汉时纸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
C.中国的造纸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
D.蔡伦改进造纸材料有利于信息记录 |
24.
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认定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行星,后命名为海王星。与这一发现密切相关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
C.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
D.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
25.
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嬗变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以下解读正确的有
①时代和个人经历是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孙中山对康有为的政治学有继承也有发展
③二者都反对君主制度,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④维新思想的宣扬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时代和个人经历是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孙中山对康有为的政治学有继承也有发展
③二者都反对君主制度,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④维新思想的宣扬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6.
“五四”前后,中国有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李大钊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下列各项中,属于李大钊观点的是
A.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
B.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
C.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
D.借助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