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94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过绘画来刻画某一历史时刻,即使再客观,也难免会因所处阵营、立场等的不同而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观察下图,请判断这一幅描绘《马关条约》谈判的画作《下关讲和会谈》可能出自哪一方画家之手,并结合史实分析说明画家画这幅画,哪些地方是客观的,哪些地方具有主观性。

注:正面坐者右起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伊东已代治,其对面右起为李鸿章(身侧是他的专用痰盂)李经方、马建忠,下边为罗丰禄和伍廷芳,左内为外相秘书田中。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占据吕宋后,吕宋岛也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中国交换,只有从墨西哥输入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当时中国的茶、糖、丝、铁器、瓷器等商品涌向海外,而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纪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白银输入量,梁方仲估计为1亿两。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当然是不可估量的。这种白银贸易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的贸易格局。

——郑有国苏文著《明代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与世界贸易体系》

材料二 早期近代(1450~1750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代,……世界历史的许多重大主题在早期近代发生了变化。由于得到航海技术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美洲第一次被卷入了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包括全球贸易联系。波利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也开始经历痛苦的融入全球的过程。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規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

——施诚《全球史中的“早期近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欧洲在“早期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共同的经济“近代”性,并说明新航路开辟在“全球史”发展中的地位。

2.单选题(共15题)

3.
对于罗马人来说,法律是社会的基石,它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合法权利很重要,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和基础,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这种法律形式“民法尤胜于刑法”一直都很重要。这里主要强调罗马法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D.侧重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4.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这说明此宪法
A.体现了共和主义原则
B.规定了中央集权制统治
C.具有民主政治的色彩
D.确立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5.
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6.
下图是近代某次著名战役的形势图。据图中的有关信息可知,此次战役
A.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B.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C.彻底改变了国共力量对比
D.振奋了全国抗战的自信心
7.
世界革命有两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十月革命为标志,在此以前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在此以后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该观点实质强调了十月革命
A.重视政治革命忽略社会革命
B.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与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
D.不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意义
8.
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
A.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C.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
9.
1974年2月,***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对第三世界的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是第三世界。***划分“三个世界”的主要背景是
A.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
B.世界多极化趋势初步显现
C.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已崩溃
D.帝国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
10.
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D.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11.
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资本多采取分股合伙的制度。一方面,有“自备工本,赴窑开采”的“窑户”,有协助“窑户”管理窑务的“掌相”和“管帐”;另一方面,有受雇佣的“窑夫”以及担任技术指导的“作头”。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清代
A.煤矿生产社会化趋势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煤矿的近代企业属性
D.政府对于民间开矿的态度
12.
(题文)元代沈梦麟在一首《竹枝曲》中写道:“缫丝才罢妇犹髽(古代妇女服丧时用麻扎成的发髻),两足如霜踏水车。”此竹枝曲反映了
A.耕织结合的小农生产
B.小生产者生活的艰难
C.元代发明了灌溉工具
D.封建国家赋税的沉重
13.
据季如迅《中国手工业简史》中记载,宋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群工屯营,……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告以知。”此组织管理模式
A.保证了政府对市场垄断
B.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
C.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
D.阻碍了民间手工业发展
14.
下面是1750年~1890年间,英法两国一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对比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中的对比差异说明
A.英国人口总数量多于法国
B.法国农业经济比英国发达
C.英法两国的人口政策不同
D.法国工业化水平低于英国
15.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
A.价格革命的发生
B.东方商品的输入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资产阶级的剥削
16.
据记载,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垄断组织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反而在工业发达的美国出台了系列的“反托拉斯(垄断组织的一种)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
A.干预了国家的经济生活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C.不符合自由主义的原则
D.阻碍了人们的科技创新
17.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钱。”导致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对华商品的过度倾销
B.清政府对外开放通商口岸太少
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D.西方商品质量不符合中国需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