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6罗马法的起源和展练习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948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8分)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冶民无常,唯以法治……明和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谭刑撼?曰:杀戮之谓刑,皮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心度》
材料二: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按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五: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1)材科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4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2分)结台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3)材料四中提到的宪法,它体现了哪两个原则?它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6分)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及其法律高度成熟的标志。(4分)

2.单选题(共9题)

2.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3.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是一部成文法典
4.
“大抵欧洲各国的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首推周秦。”这是因为罗马法(  )
A.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B.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其法律条文具有普遍借鉴意义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5.
(题文)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罗马的立法者,又规定被定罪的人的财产应受到尊重,为防止财产被人民没收。”“罗马法律规定,除了最重大的叛逆罪外,不得没收财产。”其用意在于说明()
A.财产不能被没收
B.犯叛逆罪则必被没收财产
C.古罗马法重视保护财产权
D.没有财产权就没有自由,财产权是自由的基础
6.
右图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维护私有财产
C.法律至上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
7.
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罗马法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罗马法是奴隶主统治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④罗马法是世界史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法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B.都体现了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C.本质上维护平民的利益D.都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9.
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A.维护了财产私有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10.
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3.选择题(共5题)

11.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12.

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

13.

.使用杠杆时,阻碍杠杆绕支点转动的位置叫做{#blank#}1{#/blank#}。

14.设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 {#mathml#}c{#/mathml#} 均为非零向量,若|(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 {#mathml#}c{#/mathml#} |=|(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 {#mathml#}c{#/mathml#} |,则(   )
15.设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 {#mathml#}c{#/mathml#} 均为非零向量,若|(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 {#mathml#}c{#/mathml#} |=|(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 {#mathml#}c{#/mathml#} |,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