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五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9418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l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l人,其它代表2人。
材料二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1)依据材料一,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评价它。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2.
(加试题)建筑艺术与政治、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密切关联,同时又与生产力、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里,北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等“十大建筑”。
当时还曾规划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并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完成了设计,周恩来也明确批示地址“在天安门以西为好”,最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五十年后的北京,又有一批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落成,它们是国家大剧院(“蛋壳”)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楼(“大裤衩”)等。
材料二
五十年前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在国家领导人督导下进行:专家汇报,上级审查,领导发话,很快定案。如当时有人提出过类似欧美现代风格的方案,但未被接受,也未引起大的争论。五十年后的今天,北京的这些重要建筑都引发激烈争议。如国家大剧院经过四轮国际设计竞赛才于1999年定下采用法国建筑师安德鲁主持设计的方案,但开工不久,四十九位院士和一百零八位建筑师上书反对,以至于停工,历经磨难,才于2007年9月落成。
(1)建筑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上述四幅图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特征,一种是庄严与厚重,它们是  (请填写图号).一种是新颖与奇特,它们是  (请填写图号)。
(2)建筑文化的变化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概括指出五十年间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大变革”?请依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支持你的观点。
(3)国家大剧院、“鸟巢”和央视新楼的主要设计者均为外国建筑设计师。一位作者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批评文章,认为这是“文化殖民主义”,要警惕外国建筑师“将自己的价值与文化观念强加于我们”。对这一批评观点,你持什么看法?请从民族性视角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论述题(共1题)

3.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者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做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体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关于牛顿和工业革命的关系,有下列两种观点:①“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大国崛起解说词·英国》)②牛顿和工业革命无关,因为“工业革命得益于科学经验而非科学认识,更遑论形式化的科学知识了。”《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英国》《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写出集中反映“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著作的名称,并阐述其发表的重大意义。“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哲人们”又发现了哪些“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2)综合上述材料,请您选择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阐释说明。

3.单选题(共23题)

4.
有学者在论及某古罗马法律时说:“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对该法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B.迫于平民的强大压力而制订的
C.借鉴了外邦人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
D.颁布在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期间
5.
“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材料中“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完全反转”受哪一事件影响
A.1640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88年“光荣革命”
C.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D.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
6.
下列关于新疆地区历史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该地区人民首创“井渠”
②唐朝曾管辖西域地区
③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
④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7.
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指出,“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  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材料中“  ”处指的是哪一国家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8.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中讲到,“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实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对材料中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实验”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仿效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和总统制
C.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D.总统掌行政,参议院立法,司法独立
9.
虽然这次战役的胜利,最终未能阻止日本侵略军进攻徐州,但是这次会战胜利的意义是不能抹杀的。它严重打击了日军的两个精锐师团,牵制了大批日本精锐部队,八路军、新四军也可以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该战役的指挥官是
A.李宗仁
B.彭德怀
C.张自忠
D.叶挺
10.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20年来,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列各项中有关香港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840年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港人治港”原则,在1990年的《基本法》中通过
③香港回归进一步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香港发挥了巨大优越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外交政策不断调整。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选项
事件
影响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是不变的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C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A.A
B.B
C.C
D.D
12.
从1948年开始,共有15个欧洲国家接受美国的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款131.5亿美元。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材料中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北约组织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华约组织
13.
“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下列关于“市”发展的史实,理解有误的是
A.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政府对离城镇稍远的“草市”不加管理
C.唐代“夜市”比较繁荣
D.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14.
古代中国在纺织业技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丝织品远销海外。下列现象在中国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用麻做纺织原料
②用丝做纺织原料
③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④素纱禅衣的出现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15.
有学着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这种想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
A.工业革命扩展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汽船的发明
16.
张謇,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状元,1899年创办大生纱厂。下列关于该厂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推动了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
C.厂址位于江苏无锡
D.获得了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1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④提出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8.
欧洲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不属于其批判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的是
A.宗教神权的思想
B.主张“主权在民”
C.限制“公权力”思想
D.要求人人自由平等
19.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欧社会的变革。下列对四大发明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印刷术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最为明显
B.指南针的发明对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C.火药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的主要条件
D.印制效率较高的雕版印刷术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20.
按照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只能处在与其他文化的持续接触与碰撞之中,并在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发展。最能体现此观点的史实是
①雍正年间大规模“改土归流”
②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
③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④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成为英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
近代某思想家说:“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洋务运动的代表
B.维新变法的代表
C.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D.辛亥革命的代表
22.
康有为在《日本书目志》中讲到:“夫中国今日不变法日新不可,稍变而不尽变不可,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欲开农、工、商、矿之学,非另世人通物理不可”。康有为认为要全面实行变法必须要学习西方科技,下列对于原因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民族危亡
B.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西方国家走向强盛的成功经验
D.有识之士对国家强大的渴望
23.
2016年起,国务院决定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下列有关中国航天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曲折发展的十年,中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B.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D.2000年,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
24.
二战中,某国际会议通过这样的内容:“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人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该国际会议召开的时候
A.莫斯科战役取得了胜利
B.英美已经宣布支持苏联
C.中途岛海战已经打响
D.德军已无力全面进攻
25.
(加试题)“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后,这位伟人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场上……”这位历史名人最有可能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康熙
26.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筑。下列关与该神庙的史实,理解有误的是
A.供奉着希腊主神宙斯
B.外面有雄伟的柱廊环绕
C.始建于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墙上的浮雕蕴涵着人文精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