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历史(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39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8/3

1.综合题(共2题)

1.
(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留。他们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提出了①“师夷长技以自强”、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④“民主、科学”等主张。他们的探索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逐渐深入,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从材料的政治主张中,选出两个标号并指出它代表的政治派别。
(2)请用一句话概括你选出的政治派别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积极贡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他们寻求近代化途径的共同之处。
2.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简述两个法令除解放“奴隶”以外的内容。分别说明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美国总统林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2.选择题(共13题)

3.
下列对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描述准确的是()
选项
时间
情况描述
A.
西汉
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B.
魏晋
篆书、隶书转化为楷书
C.
唐朝
柳公权是成就最大的书法家
D.
宋元
雄浑敦厚的草书盛行
 
A. A
B. B
C. C
D. D
4.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二十一条”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
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以宣传君主立宪制为主旨的是( )
A.《申报》B.《民报》C.《南风报》D.《万国公报》
6.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这三幅浮雕反映的史实依次是(  )
A.南昌起义、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B.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南昌起义
C.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D.南昌起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
7.
中共七大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后,中国要选择的发展道路是()
A.社会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共产主义
8.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C.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9.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10.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11.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能源动力B.通讯技术C.交通工具D.机械设备
12.
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范围包括美国以南的全部美洲地区
B.主要参加者和领导者是土生白人
C.斗争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
13.
新航路开辟后的300年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受益最大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4.
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
A.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B.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
C.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D.英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
15.
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
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D.来势猛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