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万国法》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据《全球通史》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万国法》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材料二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汇偏》、《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新赦》的合称。《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体现了哪些原则?结合所学指出《民法大全》在罗马法历程中的地位。
材料一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万国法》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据《全球通史》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万国法》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材料二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汇偏》、《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新赦》的合称。《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体现了哪些原则?结合所学指出《民法大全》在罗马法历程中的地位。
2.单选题- (共20题)
2.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表:传唤;第二表:审理;第三表:执行;第四表:家长权;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权;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权;第七表:土地和房屋;第八表:私犯;第九表:公法;第十表:宗教法;第十一表:前五表的补充;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下列关于该法内容不正确的是
A.条文比较清晰 |
B.量刑有法可依 |
C.保护了奴隶阶级的利益 |
D.限制了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的权利 |
3.
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那一个国家的法。”下列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 |
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 |
C.波及到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 |
D.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 |
4.
有法学家认为:“对于罗马社会,至少是对于罗马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来说,罗马法其实是一种完全异质的法律,是一种非社会本质的法律。”其中“异质”、“非社会本质”是指
A.罗马法是平民斗争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民的利益 |
B.罗马法既是对商品经济社会的规范,也反映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
C.罗马法既是罗马人的法律,也是全人类的法律 |
D.罗马法的法律制度和国家管理的遗产,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
5.
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
A.罗马法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 |
B.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 |
C.罗马法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 |
D.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 |
6.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 |
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 |
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
7.
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课题作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A.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 |
B.政治家的涌现:梭伦一一克里斯提尼 |
C.罗马法的发展:公民法一一万民法 |
D.罗马法的作用: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
9.
古罗马《民法大全》明文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根据该规定,古罗马的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重罪轻罚 |
B.疑罪从无 |
C.重视口供 |
D.纵容贵族 |
10.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司的罚金”“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该法
①是古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②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③明确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④成为罗马的基本法
①是古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②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③明确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④成为罗马的基本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这些规定体现了
A.《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
B.《十二铜表法》维护贵族的利益 |
C.《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
D.《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 |
12.
“一般地说,在农业社会,妇女的状况日趋恶化,繁荣使很多上层家庭把妻子当作装饰品;国家强盛则促使对妇女的非正规政治权力加以限制。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但它都是这一大趋势中的一个例外”。促成这一状况的可能因素是
A.罗马法制约身体暴力和家庭内惩罚 |
B.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 |
C.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 |
D.罗马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平等 |
15.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
B.“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
C.“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
D.“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16.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
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
C.严厉惩处夜间行窃者 |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
17.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
B.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
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
D.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 |
18.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由此可见该条规定( )
A.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 |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C.属于万民法 |
D.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
19.
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果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
20.
(题文)“如果一个剪枝工人扔下树枝,将一路过的奴隶砸死,那么当他把树枝扔到公共通行的路上而没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时才负责任。”这则材料主要说明罗马法
A.遵循“无过失便无责任”原则 |
B.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 |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注重法律证据的运用 |
21.
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
B.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
D.罗马法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