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当时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
⑴ 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
⑵ 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4分)
⑶ 促进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2分)
⑷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2分)
材料一 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当时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
⑴ 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
⑵ 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4分)
⑶ 促进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2分)
⑷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 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⑴ 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15日)
⑵ 结合材料二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目的何在?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俄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材料三
材料四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⑵材料二中阿登纳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举例说明他的主张是否得到了落实?
⑶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⑷上述材料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俄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三
1970年 | 美 | 日 | 西德 | 法国 | 资本主义世界 |
工业总产值 | 37.8 | 9.45 | 10.1 | 6.5 | 100% |
出口贸易 | 15.2 | 6.9 | 12.2 | 6.4 | 100% |
黄金外汇储备 | 5.3 | 5.2 | 14.6 | 5.3 | 100% |
材料四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⑵材料二中阿登纳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举例说明他的主张是否得到了落实?
⑶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⑷上述材料变化说明了什么?
2.单选题- (共14题)
4.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
7.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 金田起义
B. 天京事变
C. 定都天京
D. 永安建制
A. 金田起义
B. 天京事变
C. 定都天京
D. 永安建制
14.
“这是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国际组织。2001年,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段话描述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 B.亚太经合组织 | C.上海合作组织 | D.东盟 |
15.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美国扩张的野心膨胀 |
B.美国谋求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居主导地位 |
C.“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 |
D.美国按照自己的实力谋求在世界上的新地 |
17.
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 | B.反映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
C.它是在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形成的 | 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 |
3.选择题- (共5题)
21.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边上一点,且∠A=∠EDF=60°,有下列结论:
①AE=BF;
②△DEF是等边三角形;
③△BEF是等腰三角形;
④当AD=4时,△DEF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mathml#}{#/mathml#} .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