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1分,只填选项代号)
①世袭制的推行 ②各族间的长期交往 ③统治阶级的改革 ④设立管理机构
⑤实行“和亲”政策 ⑥少数民族的内迁 ⑦海外贸易频繁 ⑧确立“册封”制度
⑨民族政权间的战争 ⑩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1分,只填选项代号)
①世袭制的推行 ②各族间的长期交往 ③统治阶级的改革 ④设立管理机构
⑤实行“和亲”政策 ⑥少数民族的内迁 ⑦海外贸易频繁 ⑧确立“册封”制度
⑨民族政权间的战争 ⑩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
自古以来,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请根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

(2)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都与统治者的民本思想有关。历史上出现的与材料二相关的两个盛世局面是什么?
(近代的民生探索)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你认为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现代的民生实践)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项)
(古代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请根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

(2)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都与统治者的民本思想有关。历史上出现的与材料二相关的两个盛世局面是什么?
(近代的民生探索)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你认为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现代的民生实践)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项)
3.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学史明智——感悟篇)
(2)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学史明智——感悟篇)
(2)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4.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某市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三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5)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三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5)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2.选择题- (共17题)
9.
下列图片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战争,其中图片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
B.图二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
C.图三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
D.图四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10.
19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果却行不通。“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 B.科学技术的落后 |
C.经营管理不善 |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
11.
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魏源在下图所示著作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自强与求富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民主与科学

A. 自强与求富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民主与科学
13.
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的。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④嫦娥奔月工程顺利实施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④嫦娥奔月工程顺利实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7.
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