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册第22课巩固测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868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5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制度篇)
(1)历史上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总是不断调整政策。秦朝、元朝时期曾在地方上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分别举例说明。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经济篇)
(3)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培植了两种农作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培植这两种农作物的国家之一,请写出两种农作物的名字。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这一时期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举一例说明。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
阅读材料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请问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国外是怎样称誉这本书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和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说说古代中国能产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2.选择题(共21题)

3.
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展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其作者是( )
A.吴道子B.张择端C.顾恺之D.阎立本
4.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那媚外的内伤”这是中国风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他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5.
小明要了解我国明朝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情况,你可以向他推荐的著作是 ( )
A.《徐霞客游记》B.《天工开物》C.《九章算术》D.《农政全书》
6.
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 发明指南针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编著《本草纲目》 D. 编著《天工开物》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 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 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8.
“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传奇英雄的故事? (    )
A.三国B.唐朝C.宋朝D.清朝
9.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A.明朝时期B.清朝前期C.清朝后期D.19世纪中期
10.
下列作品中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是(   )
A.《西游记》B.《红楼梦》
C.《牡丹亭》D.《窦娥冤》
11.
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一组图片(见下图),它们取材于(  )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
12.
为挽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华瑰宝——中医药》大型纪录片。该片中可能出现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B.《水浒传》
C.《资治通鉴》D.《本草纲目》
13.
聚焦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戏曲、世俗文学。这反映了( ▲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4.
清朝时期,我国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有一部作品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这部优秀作品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15.
下列三幅插图均来自同一本历史书籍,这本书是(  )
A.《资治通鉴》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6.
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D.汤显祖的《牡丹亭》
17.
小明家有一件明代瓷器珍品,那么它应当是( )
A.白瓷B.青瓷
C.青花瓷D.冰裂纹瓷器
18.
清朝时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西游记》D.《红楼梦》
19.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如果标杆BE长1.2m,测得AB=1.6m,BC=8.4m,楼高CD是多少?


20.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如果标杆BE长1.2m,测得AB=1.6m,BC=8.4m,楼高CD是多少?


21.
如图为宋应星编写的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22.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23.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3.填空题(共4题)

24.

作品
评价
 
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关汉卿的代表作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水浒传》
 
《本草纲目》
 
 
25.
下图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    ,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26.
《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7.
东汉 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明代 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宝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