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制度篇)
(1)历史上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总是不断调整政策。秦朝、元朝时期曾在地方上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分别举例说明。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经济篇)
(3)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培植了两种农作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培植这两种农作物的国家之一,请写出两种农作物的名字。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这一时期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举一例说明。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制度篇)
(1)历史上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总是不断调整政策。秦朝、元朝时期曾在地方上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分别举例说明。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经济篇)
(3)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培植了两种农作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培植这两种农作物的国家之一,请写出两种农作物的名字。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这一时期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举一例说明。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
阅读材料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请问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国外是怎样称誉这本书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和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说说古代中国能产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请问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国外是怎样称誉这本书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和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说说古代中国能产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2.选择题- (共21题)
4.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那媚外的内伤”这是中国风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B.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写的 |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D.外国学者称他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 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 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A. 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 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 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13.
聚焦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戏曲、世俗文学。这反映了( ▲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
14.
清朝时期,我国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有一部作品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这部优秀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C.《西游记》 | D.《红楼梦》 |
21.
如图为宋应星编写的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
22.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23.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3.填空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