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舟山卷)历史(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57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4

1.综合题(共2题)

1.
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情况(部分)

——改编自达·赫·威尔逊《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工业发展状况,并指出与此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西方人“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指什么?它与上一小题中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
材料三: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但……只是代表了西学的一缕微弱之光,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间隐约闪亮。”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列举在此期间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实例。
2.
大国关系的演变对世界局势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
——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材料二 建国后中美关系发展轨迹

(2)请将年代尺上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依据材料二概括中美关系发展的轨迹。
材料三 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丙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征。从时代主题角度,谈谈应如何正确处理大国关系。

2.选择题(共4题)

3.
如图是甲同学在学校资料室找到的一幅残损的某朝代疆域图。该朝代是

A. 元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4.
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在图中A地率领某独立团英勇作战的将领是
A.李宗仁
B.叶挺
C.彭德怀
D.贺龙
5.
舟山有一座知名的岛屿——东极青浜岛。74年前,押解英国战俘的日本“里斯本丸”号途经该岛附近海域时被美军鱼雷击中,东极渔民冒死营救英国战俘。东极营救出现于
A.珍珠港战役中
B.中途岛海战中
C.甲午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6.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下列人物,为牛顿提供“肩膀”的有
①爱迪生
②伽利略
③史蒂芬孙
④哥白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