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818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3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对华长期实行军事围攻、政治加压、经济制裁,中美甚至在朝鲜和越南直接或间接战争,对美敌视和仇恨的情绪弥漫中国的各个阶层。日本则长期充当美国敌视中国的急先锋和桥头堡,中日之间的敌视、仇视情绪也曾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高屋建瓴地从乒乓外交和斯诺传话开始,逐步实现对美、日外交正常化的战略性转变。这是一个出乎当时国人预料的重大转变,如何统一全党与全国人民的认知,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对统一全党全国对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的看法实行了强有力的“核心领导”,稳妥有序地解决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较好地统一了全国意志,顺利实现了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当时采用的先上级后下级、先党员后群众等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重大外交战略问题上统一全党和全国认识,形成代表国家意志的观点和政策,这种做法对于今天认识国际形势、推行重大外交决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以上材料摘编自石源华《应对重大外交问题需要统一国家意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日本对华政策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对中美、中日关系做出的战略性转变,并概括***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

2.单选题(共38题)

2.
罗马法已经远远超出了孕育它生长的社会。它不只是罗马人的法律,而且是全人类的法律;它不只是罗马人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材料论述了罗马法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3.
富兰克林在1787年宪法通过后动情地说:“在这次会议的进程中,在我对会议的结局怀着希望和忧虑交织的心情中,我曾一再凝望着它(指会议主席华盛顿座椅上装饰性的半轮太阳浮雕)……却无法说出它究竟是上升还是在降落;但是现在我终于有幸得知,它是一轮旭日而不是落日。”对“一轮旭日”理解正确的有
A.美国宣布国家独立
B.美国成为邦联制国家
C.美国确立了联邦体制
D.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
4.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法国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D.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5.
《天津一月记》记载:“团中云,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由此可见,义和团
A.反抗外国侵略
B.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盲目排外
D.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6.
1937年,中共中央洛川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指出:“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民众与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坚持持久抗战的方针
C.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D.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可见,太平天国
A.制定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B.实现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
C.借鉴了西方的政治文明
D.描绘了小生产者的最高理想
8.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走苏俄的革命道路
B.主张独立领导民主革命
C.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D.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9.
革命在首都取得胜利后迅速席卷全国,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统治俄国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革命”指
A.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光荣革命”
D.国民革命
10.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和确定了新形势下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任务”是
A.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B.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修订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
D.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1.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的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九大
12.
“霍普金斯先生和民政工程管理局,可以说一下子把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而使人有用的活动……我相信,这是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可以把美国的灵魂重新领回到生活的乐趣中去。”材料反映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
B.调整农业
C.复兴工业
D.以工代赈
13.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表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0.3
1.9
—2.5
3.6
6.8
3.4
2.8
3.4
4.6
3.0
 
A.美国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
B.1982年以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C.美国步入经济发展最快时期
D.里根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14.
“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社会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这评述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一项措施。“措施”是
A.收取固定的粮食税
B.废除实物配给制
C.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15.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提出了以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为中心的改革思想。这一改革思想
A.突破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B.有利于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D.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6.
1971年12月与1973年2月,美国政府被迫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这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美元不再作为国际货币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霸权转到东方
17.
《全球化与交往实践》中说:“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作者意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C.各国在发展时应以他国利益为重
D.各国在发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
18.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形成了英国主宰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体系也由此产生。可见,工业革命
A.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
C.促进了机械化大生产的迅速普及
D.促使欧美过渡到蒸汽时代
19.
明代鱼鳞图册确定了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与四至。据此可知,明代鱼鱗图册的作用是
A.增加了土地数量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保证了户籍管理
D.有利于解决土地产权纠纷
20.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得益于某一工程的兴修,这一工程是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井渠
21.
古代国家把从事工商业的市民编入一种特殊的户口,即“市籍”。西汉征发徭役时,先征发有“市籍”的人,然后征发父祖之代有“市籍”的人,最后征发无“市籍”的农民。这表明,西汉时期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抑制商帮的形成
C.市民社会地位最低
D.商业地位无足轻重
22.
“官督商办”是洋务派兴办近代囗囗囗囗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官督”指政府委派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商办”指商务由商人经理和盈亏均由商人承担。“囗囗囗囗”应是
A.军用企业
B.民用企业
C.外资企业
D.民营企业
23.
下表是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出现表中农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4.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与市场并存逐步转向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计划经济,将市场机制逐渐从经济运行中排斥出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当时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C.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D.使人民生活实现了全面富裕
25.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这种现象说明
A.全新居住文化传入中国
B.京、津地区最早出现西式建筑
C.中西合璧成为建筑时尚
D.传统民居完全被西式建筑取代
26.
“自电法既创,开古今未有之奇,泄造物无穹之秘。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其描述的是
A.电灯
B.电报
C.电影
D.广播
27.
16世纪末,欧洲“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匪浅”。其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
B.封建制度解体
C.价格革命
D.教会势力衰落
28.
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次缔约活动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办成了过去二三十年一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这主要是由于
A.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B.荷兰的推动
C.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D.美国的支持
29.
1917年,荣宗敬出巨资40万元买下上海一家由日本人经营的纱厂,改名为申新二厂。当时,中国企业能够收购日本企业,一时成了国人津津乐道的新闻。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发展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D.轻工业在民族工业中优势明显
30.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文学史上掀起了一股在作品中重视情感与想象力的文艺思潮,对当时黑暗的社会进行批判和嘲讽,作品中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31.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之间分权制衡,才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三权分立”学说成为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B.洛克分权学说的重要来源
C.资产阶级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D.民主制度实现的最佳理论
32.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他”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西塞罗
D.薄伽丘
33.
下图是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轴》,画的下部位置上有一处平缓的斜坡,有松树、樟树、柏树、槐树、楠树、榆树六种不同的树木屹然挺立,画面远方隐约可见一座山。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表现出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的气派
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
C.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D.表达了文人以画山水寄托对国家分裂动荡之痛
34.
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是夜洋中不可往,惟观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据材料可知
A.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B.指南针在北宋传入西方
C.北宋时期发现磁石指南
D.指南针通过朝鲜传入欧洲
35.
英国学者皮尔森指出:“他将物竞天择说应用到了物种变异上,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说服了全球的科学家,因此他取得了成功。”“他”是
A.拉马克
B.达尔文
C.巴斯德
D.爱因斯坦
36.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可见,梁启超认为要救国必须
A.伸民权
B.设议院
C.废科举
D.行立宪
37.
邓小平获选《时代》周刊1978年度风云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A.打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
B.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提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论断
D.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38.
孙中山晚年曾说:“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其目的是
A.真正实现国共合作
B.反对西方个人自由
C.挽救国家民族危亡
D.实现普遍平等民权
39.
1957年,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因缺乏技能,就业困难;工人、农民家庭因子女多,生活不富裕,中途辍学现象严重。对此,刘少奇倡导全日制的学校、半工半读的学校“两种教育制度”与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两种劳动制度”,各地积极响应。此举
A.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实现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C.适应了现代化生产对高级技工的需求
D.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