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7997

试卷类型:四模及以后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世界出现了工业化与反工业化两种对立的倾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各国对英国工业品的需求量大为减少,英国工业生产过剩。从1820年起,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采用各种手段迫使英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让步,1846年,皮特政府正式废除《谷物法》,1849年罗素政府废除《航海条例》。与此同时,英国“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鸣”。1787年,英国开始向澳洲东部移民,19世纪20年代,其殖民范围扩及澳大利亚全境。185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世博会宣告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王熔雁等《新编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印度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甘地从童年时代起便深受印度教教义的影响。在西方期间,他作为一个有色人种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甘地说在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家鲁金斯的著作里“发现了它反映着我自己的一切最深切的信念”,“种地的人和做手工的人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生活”。甘地悲愤地宣布,英国运走了印度的棉花,又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纺车。甘地说:“除了小纺轮上的小纺锤,我那简单的头脑别无所求。”他提出每个村社都应成为自给自足的单位,村社经济能够避免西方国家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造成的加重对国内人民剥削的趋势。

——甘地《印度自治》等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甘地反工业化思想的渊源及目标;②甘地反工业化思想的内容及其实践。(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有。”有数字显示,从1989年到1991年,中国GDP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而在1992年当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2.8%。此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二  2005年至2011年中国货物进口与出口总额统计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1992年以后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举措。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
(加试题)孝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递整个村落以为中心,屹立在村落的中央,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以东向为主、向南向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选自《历史》选修6教材
材料二“父子间没有什么恩”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
——摘自鲁迅《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1)写出材料一中的名称,并指出该名称的思想内涵,并结合所学说明西递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2)概括材料二中鲁迅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

2.单选题(共21题)

4.
下表是一位学生对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知识整理,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公民法
万民法
时间
罗马建国至公元前3世纪中叶
公元前3世纪中叶后
适用范围
罗马公民
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侧重事务
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
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形式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A.时间
B.适用范围
C.侧重事务
D.形式
5.
“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为此,宪法反对人民对司法权的最终控制。”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宪法反对人民对司法权的最终控制”主要表现在
①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②最高法院大法官由选举产生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终身任职
④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
《瀛环志略》中记载:“(某国)都城设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近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及上下两院制
B.近代法国的共和制及国民公会制
C.近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及参众两院制
D.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及联邦、帝国两院制
7.
下面框内文字出自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旅政治委员刘华清将军的回忆录,他记述的军事行动,这是一个月白风清之夜,也正是中国共产党26周年前夜,在“打过黄河去,向党的生日献礼“的口号中,我旅指战员有序地登船。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揭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反攻的序幕
D.基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
8.
有学者在论及甲午战争时指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训练。中国海军也不统一,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部,从未制定过海军作战预案。清朝海军压根儿就没有争夺制海权的意识。”该作者认为,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在于
A.军事制度落后
B.政治腐败
C.武器装备落后
D.统帅无能
9.
下表为全面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这场会战
日军:总兵力约14万人中国军队:共6个集团军(包括第十八集团军)约28万人时间:从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到11月8日太原陷落
日军:总兵力约14万人中国军队:共6个集团军(包括第十八集团军)约28万人时间:从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到11月8日太原陷落
A.体现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B.呈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特征
C.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10.
周恩来曾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中国提出这一“原则”是因为
A. 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
B. 朝鲜停战,冷战对抗结束
C. 中国需要发挥世界大国的作用
D.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需要
11.
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美国首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在下列哪一文件中?
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2.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外来文化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据此,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成为此后几十年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之际,改良后的旗袍成为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D.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13.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1978~2004年中国城乡收入增长情况比较表(%)。数据反映出
年份
1978~1984
1984~1988
1988~1995
1995~2000
2000~2004
农村
13.9
2.1
3.8
2.9
4
城市
7.1
5.2
6.3
5.6
7.6
年份
1978
1985
1993
1995
2000
2004
城/乡比值
2.4∶1
1.7∶1
2.5∶1
2.8∶1
2.8∶1
3.2∶1
 
A.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增长
B.改革重心的转移未能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
C.城市在市场化改革后更多地享有资源配置权
D.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4.
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翻修柏林国会大厦时启用了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发生了暴动;在西班牙南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居民深受传说中外来者“窃取”本国工作机会的困扰;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世界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平衡
B.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C.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D.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15.
下列现象与下图中“市”的发展不符的是
A.“市”突破时空限制
B.“市”有庙会集市
C.“市”出现繁荣的商业街
D.“市”始设专门管理机构
16.
丝织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下列选项中有关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②汉代已经出现起绒锦
③唐代中期后,官营丝织业作坊兴起
④元代丝绸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
战国末年,秦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渠长150多公里,灌溉关中平原。渠两岸的“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变成“收皆亩一锤”。该渠是指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坎儿井
18.
据《世界人口》关于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记载:1500~1850年主要移出地为欧洲、非洲,主要移入地为美洲;1850~1945年主要移出地为欧洲、亚洲,主要移入地为美洲;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为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1500~1850年间存在着人口强制迁移的现象
B.工业革命对1850~1945年人口迁移有重大影响
C.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D.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
19.
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限制的结果
B.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C.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20.
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嬗变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以下解读正确的有
①时代和个人经历是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孙中山对康有为的政治学有继承也有发展
③二者都反对君主制度,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④维新思想的宣扬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
从1947年12月起,美国开始对社会各界实行所谓“忠诚调查”。在其影响下,美国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被迫更改了名称。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主要背景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2.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达成上述决议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23.
下图所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重大战役。此战役
A.直接导致欧洲战场战事结束
B.使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C.主要成果是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D.揭开美苏由同盟走向分裂的序幕
24.
下图是图拉真广场布局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拉真广场层次分明,功能丰富
B.修建于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时期
C.图拉真市场显示了皇权强大
D.纪功柱是古罗马最壮观的建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