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泰山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9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结果出现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中国近代海关设关(部分)地点与年代一览表
通商口岸
设海关年代
通商口岸
设海关年代
通商口岸
设海关年代
上海
1854
汉口
1862
奉天府
1907
广州
1859
重庆
1890
大东沟
1907
汕头
1860
沙市
1896
满洲里
1907
 

——摘编自吴松弟、杨敬敏《近代中国开埠通商的时空考察》

材料 二战前中外贸易由行商控制,实际经手的为洋行买办。他们初为临时雇佣,仅代外人购买零星什物及起居饮食的必需品,及外人与华人交往日繁,兼承办其他事物,权力渐重。上海兴起,已有经验的广东人随之而来,如徐润、吴健彰。长于买卖的浙江人,亦以此业。除了经办本埠业务,且不时深入内地,收购茶叶,推销进口商品在不断的与外人接触中,习于西事。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海关设置过程的空间特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海关设置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买办这一社会群体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在中国经济变动中所扮演的两种角色

2.单选题(共18题)

3.
在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审判员人数根据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诉讼来确定,从200、401、500、700、1001到1500、2000、2500人不等,涉及重大公事案件审判员人数更多。这一规定,力图
A.防止贿赂法官行为的发生
B.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
C.最大限度保证司法的公正
D.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4.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执政子产顺应时势,铸刑书于鼎,公布于众。公元前452~451年.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牌上,分布于罗马广场。由此可见
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
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
D.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5.
在一部历史著作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英国人民目睹查理一世人头落地时,发出了痛苦的呼声;看到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夹道欢迎;同样,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轰动。这反映了英国
A.民众对议会的种种举措表示不满
B.民众怀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C.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
D.王权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
6.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 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7.
***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国民党“比较努力”抗战的作用是
A.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
B.赢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C.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D.取得了正面战场胜利
8.
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在
A.《原道救世歌》
B.《原道醒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9.
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抵制日货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这段材料反映出
A.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天津斗争
B.天津斗争是以学生为主体
C.北京天津成为五四运动两个中心
D.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10.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中记载:“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这表明
A.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胜利
B.苏俄最主要的任务是退出战争
C.政权代表工农大众利益
D.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形成
12.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多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理论
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D.人人平等
13.
1962年,在经过几天极度的紧张对峙之后,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作出让步,调整美国一些驻亚洲的军事基地,同时答应不再进攻古巴。这次危机反映出
A.古巴是美苏对峙的主要阵地
B.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
C.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
D.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14.
柏林墙修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时代的产物
C.两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15.
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始于
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D.西汉实行盐铁官营
16.
根据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记载,1545年至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为137000吨,流向中国的数量为60000吨。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鼓励对外商品贸易
B.中国在传统贸易中具有优势
C.中国对白银的需求量大
D.白银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介
17.
1950年到1953年赫鲁晓夫三次在莫斯科附近试验种植玉米获得成功,他萌发了大量种植玉米的念头,60年代苏联出现大规模推行玉米运动。苏联能够大规模推行玉米运动的原因是
A.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赫鲁晓夫想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C.赫鲁晓夫试验成功的刺激
D.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严重失误
18.
西方的贵金属数量的激增,造成了物价的暴涨,但对于这个物价的上涨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的学者并不把它叫作通胀,而是把它叫作“价格革命”,被冠以革命的字眼,完全是一个褒义词。西方的学者积极肯定价格革命,是因为价格革命
A.引发商业革命
B.加速西欧社会剧变
C.促使新航路开辟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19.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D.红海沿岸
20.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