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9题)
1.
在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审判员人数根据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诉讼来确定,从200、401、500、700、1001到1500、2000、2500人不等,涉及重大公事案件审判员人数更多。这一规定,力图
A.防止贿赂法官行为的发生 |
B.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 |
C.最大限度保证司法的公正 |
D.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
2.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此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A.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
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
C.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D.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 |
3.
古罗马的法律规定:交易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
②须有五名证人和一名“司称”在场,且都必须是罗马公民;
③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
④转让仪式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手势和语言。这说明罗马法
②须有五名证人和一名“司称”在场,且都必须是罗马公民;
③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
④转让仪式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手势和语言。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 |
B.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
C.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 |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
4.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5.
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型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臣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
A.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 |
B.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 |
C.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
D.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 |
6.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析,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文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要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
7.
美国大法官逊说,“如果在我们宪法的星空上有颗不变的星晨,那就是无论是在政治、民族主义、宗教,还是其他舆论的问题上,任何官员,不管其职位高低无权用言语或行动来强迫公民表达他们的信念。如果有什么情形允许这一例外,那么我……们现在决不允许它们发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尊重美国司法独立 |
B.尊重公民的言论信仰自由 |
C.重中三权分立原则 |
D.强调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9.
《美历史上100件大事》书将英国的“光荣革命“名列其中,认为它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转折点”指的是
A.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C.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D.议会与国王对等分享国家权力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11.
有学者认为:“新德意志帝国树立之政治制度,……表面上帝国政治受国民代表之支配,但实际上,则制宪者之设计至巧,将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一个独裁君主。”该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 )
A.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
B.政治权力由帝国议会掌控 |
C.共和派和保皇派势力相当 |
D.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 |
12.
中国近代史上危害严重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他们的签订顺序是
A.《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 |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
D.《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
13.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主张 |
B.《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私有制的主张 |
C.《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的落后性 |
D.《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所倡导的社会模式 |
15.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香港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
D.甲午中日战争——台湾 |
16.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
A.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 |
B.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 |
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
D.表明了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 |
17.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广东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 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抵制洋货
C. 鸦片战争打击了广州对外贸易
D. 清政府加强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A.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 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抵制洋货
C. 鸦片战争打击了广州对外贸易
D. 清政府加强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18.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美)人帮办大税务、母庸英(美)官指荐干预”,并“各口划一办理”。据此,1859年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派为总税务司。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这表明
A.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
C.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