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材料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努力发展经济,利用天时地利发展甘蔗种植业,派人到福建学习制糖方法,取回良种蔗,使蔗糖产量大为提高。康熙统一台湾后,福建等地平民到台湾谋生,台湾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得到开发。蔗糖是台湾的主要输出品,销售“近济东南,远资西北”。蔗糖生产技术提高,规模扩大,脱离农家独家独户的家庭副业性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出现了实行技术分工、协作性的合作生产。
——摘编自周涛《清代蔗糖业地理初探》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台湾蔗糖生产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下面是1867~1884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值单位:海关两)

——摘编自虞和平《洋务运动时期中外贸易状况变化的几个问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67~1884年中国的出口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摘编自罗凯《中国甘蔗糖业60年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蔗糖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蔗糖业发展变化的原因。
——摘编自周涛《清代蔗糖业地理初探》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台湾蔗糖生产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下面是1867~1884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值单位:海关两)

——摘编自虞和平《洋务运动时期中外贸易状况变化的几个问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67~1884年中国的出口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摘编自罗凯《中国甘蔗糖业60年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蔗糖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蔗糖业发展变化的原因。
2.
(1)根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相似点。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1)根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相似点。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6题)
3.
雅典法律规定: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的富有的外乡人。这反映了雅典
A.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差距大 |
B.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国情 |
C.严格限制公民权利的扩散 |
D.重视保证公民血缘关系纯正 |
4.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条补充条款:“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当时孙中山将让位于袁世凯的情况,将政体确定为责任内阁制。这两项规定
A.因人设法,特殊条件下的特别产物 |
B.釜底抽薪,终结了本国的君主制度 |
C.有的放矢,剥夺了权贵的政治权利 |
D.高瞻远瞩,确立了两国的共和制度 |
5.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广州
A.民族工业的崛起 |
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
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
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 |
6.
蒋介石曾在某战区作战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该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 | B.奠定了持久抗战基础 |
C.扭转了抗战初期局势 | D.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
7.
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后来又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也保护来苏区进行贸易的白区商人。这些措施的作用主要在于
A.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 |
B.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 |
C.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 |
D.打击地方土豪劣绅的势力 |
8.
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A.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 |
B.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的贡献 |
C.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 |
D.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
9.
董必武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已经制定了宪法和一批重要的法律、法令和其它法规……(但仍存在)少数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不重视和不遵守国家法制的现象。这表明
A.法律的权威地位急需得到确立 |
B.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
C.新中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
D.新中国急需建立司法监督体系 |
10.
下列图表中,导致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放弃了对台湾的军事支持 |
B.美国严格执行中美建交公报 |
C.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 |
D.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得到发展 |
11.
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


A.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降会议的顺利召开 |
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
C.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
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 |
12.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
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
13.
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仪占1/4。据此可知,北宋中期
A.北方经济逐渐走向没落 |
B.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 |
C.经济发展促进丝织业重心转移 |
D.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上升 |
14.
“近代欧洲贸易地理曾发生过一场转变,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繁荣起来。”上述现象描述的是
A.商路受阻 |
B.殖民扩张 |
C.商业革命 |
D.价格革命 |
15.
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知
A.1980年中国城市化基本完成 |
B.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
C.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 |
D.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 |
16.
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
A.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B.影响到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 |
C.成为了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 |
D.使科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
17.
1919年5月执教于北京大学的另类国学名师黄侃在《时报》撰文说:“余与蔡孑民(即蔡元培)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决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这是因为蔡孑民主张
A.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 |
B.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
C.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
D.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