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一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是什么?
(3)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4)为了维护这种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实施那些相关政策?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 晁错 《治粟疏》
(1)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2)这一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是什么?
(3)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4)为了维护这种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实施那些相关政策?
2.单选题- (共24题)
7.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这说明此宪法
A.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 |
B.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 |
C.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
D.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
8.
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称:“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使“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 | B.二月革命 |
C.十月革命 | D.“光荣革命” |
10.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某课的子标题分别为:“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该课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两极格局的形成 | B.第三世界的兴起 |
C.世界多极化趋势 | D.两极格局的瓦解 |
12.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苏联认为“不得不采取迫切的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为此,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七国成立了
A.华沙条约组织 |
B.欧洲共同体 |
C.共产党情报局 |
D.经济互助委员会 |
13.
1837-1886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从521万亩增加到935万亩,产量从260万担,增加到567万担。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内销几乎没有增长,外销增长了5倍多。由此可见( )
A.中国种茶技术有质的飞跃 | 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C.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D.中国垄断世界茶叶市场 |
17.
路遥小说《平凡世界》描述了石乞节公社双水村生产队队长孙少安为改变家乡农业落后面貌,实行包产到户。以此为核心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