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8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 晁错 《治粟疏》

(1)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2)这一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是什么?
(3)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4)为了维护这种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实施那些相关政策?

2.单选题(共24题)

2.
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民主制度,被誉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摇篮”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代罗马
3.
西塞罗曾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命令
B.宗教
C.法律
D.道德
4.
右图所体现的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是(  ) 
A.君主立宪
B.皇权至上
C.三权分立
D.两党政治
5.
1689年颁布的文献,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6.
1875年某国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该国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这说明此宪法
A.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
B.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
C.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D.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8.
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称:“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使“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D.“光荣革命”
9.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新中国的成立
10.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某课的子标题分别为:“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该课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两极格局的形成B.第三世界的兴起
C.世界多极化趋势D.两极格局的瓦解
11.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民族纠纷严重
C.恐怖主义猖獗
D.地区冲突加剧
12.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苏联认为“不得不采取迫切的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为此,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七国成立了
A.华沙条约组织
B.欧洲共同体
C.共产党情报局
D.经济互助委员会
13.
1837-1886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从521万亩增加到935万亩,产量从260万担,增加到567万担。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内销几乎没有增长,外销增长了5倍多。由此可见(  )
A.中国种茶技术有质的飞跃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中国垄断世界茶叶市场
14.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短暂春天,主要得益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知识分子大力宣传
1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召开
C.三大改造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16.
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
A.外交政策B.文化政策C.民族政策D.经济政策
17.
路遥小说《平凡世界》描述了石乞节公社双水村生产队队长孙少安为改变家乡农业落后面貌,实行包产到户。以此为核心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8.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9.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鼓励贸易
D.闭关锁国
20.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白居易的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
A.商业发展
B.科技繁荣
C.男耕女织
D.政治清明
21.
在我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宋朝
22.
汉代政府规定商人不能穿锦绣衣服,不能骑马;唐代限制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政策是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盐铁专卖
D.闭关锁国
23.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4.
看到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的资料,你会联想到的历史现象是
A.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
B.农工商总局的成立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5.
4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