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7872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原件系俄文,题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译成中文)对党的纲领有如下的说明:(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二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暴风骤雨,中国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一天,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那一刻,举国欢庆,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来庆祝这个伟大日子。
——摘编自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理论来源,并写出其诞生的标志。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3)请将材料三的空白补充完整,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她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知识经济与现代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图四人物的成果。
(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科学中心发生的三次转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2.单选题(共14题)

3.
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民主制度,被誉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摇篮”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代罗马
4.
下图中的法律条文摘选自
A.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5.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6.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它颁布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82年
D.1999年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1953年代表中国首次提出该原则的是
A.***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8.
读下图,该局面的出现是因为
A.美苏“冷战”
B.欧洲联合
C.日本崛起
D.不结盟运动
9.
“雩祀(yusi)”最初为中国古代人们为求雨而举行的仪式。每年农历四月,万物生长旺盛,急需雨水浇灌之时,举行求雨礼。随着时代的发展,“雩祀”由民间祈祷活动逐渐上升为国家祀典。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从老百姓到统治者都非常重视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渔业
10.
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瓦特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力量”指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11.
下图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是
A.开始产生
B.迅速发展
C.日益萎缩
D.陷入绝境
12.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从远古时期的刻面陶符,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汉字沿着它自己的文化脉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遍了世界。其中,甲骨文盛行于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3.
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于是,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抗日救亡运动
14.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这段颁奖词是“感动中国”节目组用来称赞
A.杨振宁
B.袁隆平
C.钱学森
D.李四光
15.
在19世纪科学技术的启发下,一批青年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画坛。他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城的新成就,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著名代表人物有莫奈和塞尚。这个画派被称为
A.古典派
B.现实派
C.印象派
D.现代派
16.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按类别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
C.端纳口述《我在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身边的日子》
D.《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