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富平县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7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3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90年3~4月,议会通过几个财政法案,将国王的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明确分开,前者供王室、宫廷和政府日常开支所用,后者用于战争及其他非常需要……“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历史陈迹,“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一英国议会制度》

材料二:“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摘编自《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材料三: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力。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五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历史陈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王靠议会生活”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
(3)根据材料三,比较法国、德国两国国家元首的不同之处。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最后,北伐军终因孤军深入而失败。

——摘自岳麓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挥师北伐,确定了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方针……北伐军讨伐吴佩孚时,吴并不重视,他的主力却忙于在北方讨伐冯玉祥。而孙传芳有自己的打算,他与张作霖互相戒备,又怕吴佩孚吞并他,于是在北伐初期,采取旁观的态度。张作霖受地理位置远、冯玉祥部威胁影响未能给吴孙助战,反而因迟迟未能与孙传芳达成和平协定,在客观上还牵制了吴孙的力量,北伐军打败吴佩孚后……在江西战场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孙传芳夺取两湖、两广的企图……而且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孙在东南五省的统治,这对于北伐奉军,具有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北伐的目的,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北伐军能够消灭吴孙主力的原因,并指出北伐战争胜利的主要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划线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集权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相关史实,请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
(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至近现代以来政治制度模式的认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形势的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碍……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所产生的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了怎样的方针?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试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2.单选题(共20题)

5.
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3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
A.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
B.照搬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
C.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
D.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
6.
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学家一致认为,人们所根据的“自然平衡原则”乃是一个理性的统一体,它意味着法律规则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或承认的,全体人类可能自然遵守它。在上述基础上,罗马法过渡到
A.习惯法阶段
B.成文法阶段
C.万民法阶段
D.公民法阶段
7.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的重要原因是
A.三权分立原则
B.联邦体制
C.邦联体制
D.民主共和政体
8.
1742年,英国执政的辉格党发生内讧,首相沃波尔因得不到下议院多数议员的支持,内阁全体辞职,从而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集体辞职的先例。这表明英国实行的是
A.责任内阁制度
B.首相任期制度
C.总统共和制度
D.比例代表制度
9.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A.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 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10.
下表为1937年到1942年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的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D.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11.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面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衿制。中国乃不国矣。”中的“是役”指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12.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明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涌现出了许多拥有爱国精神的仁人志士
13.
五四运动亲历者陆懋德说:在东汉、北宋及晚明皆有大学生聚众打倒卖国贼之故事。然而,近三百年来,学界青年敢在天安门开会聚众,并打倒卖国贼,此为北京所见之第一次。”这一言论
A.低估了学生的示范作用
B.表达了对学生命运的担忧
C.赞誉了学生的爱国精神
D.质疑了文人论政的必要性
14.
***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
A.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道路
B.坚持城市中心道路
C.坚持国共合作的道路
D.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5.
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第五次反“围剿”
16.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改变。其落后性表现在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固守小农经济的传统
C.求人人平等平均财富
D.发展私有制的经济主张
17.
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十月革命
A.爆发具有必然性
B.具有重大意义
C.推动了俄国发展
D.深受西欧影响
18.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等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既迫切地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又为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阶级条件。这里的“科学共产主义”是指
A.马克思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列宁主义
D.***思想
19.
“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
C.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D.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
20.
***在评论新中国某制度时称“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该制度最可能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D.革命委员会体制
21.
十届全国人大列入规划的立法项目共76件,审议106件草案并通过了100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件行政法规作出修改。这些举措
A.表明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完成
B.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
C.推动了立法机构多元化发展
D.有利于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
22.
“目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Seephen Bradley)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到,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究其原因是
A.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B.有利的外部环境
C.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D.香港人的勤劳
23.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
A.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B.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C.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4.
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最可能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