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6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八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1787年究法》

材料三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財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紀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紀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財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四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你如何评价它?
(2)指村料二,概括美国权力运行特点。并归纳这种权力运行对美国政治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并简要分析其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前30年的民主存量”主要表现,由此,谈谈对民主法律发展的认识,
2.
回顾20世纪以来的中日关系,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成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
——摘自黄遵宪《台湾行》
材枓二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日中关系正常化的结果,日台和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日的台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竞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
——(台日“断交”30年——东京最长的一日)
材料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经过4日至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4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而日本文部省科学副大臣义家弘介19日则表示对此事不满。中方则表示,这是作为历史而决定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汇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倭人竟割台湾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当时“台方人员目瞪口呆”的现实原因是什么事件?促成这一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你对20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有何认识?

2.单选题(共17题)

3.
雅典城邦时代,大量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如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雅典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①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②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③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④促进雅典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
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下列对“理性”的最准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B.罗马法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C.罗马法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5.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宰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政治的最大特点是
A.议会和议员都只是粉饰门面
B.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C.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立宪是实
D.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6.
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在1696年以前,威廉曾5次行使否决权,但被他否决的5个法案经议会复议和第二次通过后,最后都成为正式法律。此后威廉再未行使否决权。安妮女王当政12年,只使用一次否决权。”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剥夺了国王所有的权力
B.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D.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7.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三权分立原则
B.共和制度
C.联邦体制
D.主权在民原则
8.
观察下图,当时***致信并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
A.出师讨伐北洋军阀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倡议国共两党合作D.正面战场组织抗战
9.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领导集团的腐朽享乐
C.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0.
刘大年说:“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从第二个问题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
A.打断了中国原有的近代化进程
B.在战争中无法实现现代化因素
C.危害了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D.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发展
11.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2.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材料描述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行为
B.当时”群众的迫切需要”包括退出一战
C.拖延不决的问题”还包括建立苏维埃政府
D.“最终被人民抛弃”指十月革命的爆发
13.
赵朴初曾就新中国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为
A.新中国的成立
B.香港回归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九二共识”的提出
14.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③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④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
15.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面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A.第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文革的错误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6.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 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 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17.
漫画中,一只和平鸽正在孵化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头部,下面铺着“访问美国”的稻草。此漫画
A.揭露了苏联争夺霸权的野心
B.说明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加剧
C.说明美国希望实现两国和平
D.反映了国际局势已有所缓和
18.
“它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成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与上述评论相符的国际组织是
A.欧洲共同体
B.不结盟运动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亚太经济与合作组织
19.
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3.选择题(共1题)

20.雾霾天气肆虐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