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76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推动下,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蒸汽机应运而生。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1825年,使用机车的第一条铁路通车。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冶铁业和采矿业迅速发展,煤炭也成为铁路建设的必需品。同时催生了新的城镇,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材料二1881年,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因怕反对派反对,以驴马拖载,第二年才敢用机车牵引。1887年,唐胥铁路扩展至阎庄,旋由海军衙门奏准,从阎庄延伸至大沽北岸,再由大沽拓展至天津,1888年9月建成通车。李鸿章、奕䜣等人又从加强京师防务出发。要求将铁路伸向北京,此议一出,立即遭到反对派反对。后经激烈斗争,1889年8月,光绪皇帝依据慈禧太后的意见,肯定了修路决策,使铁路之争宣告结束。甲午战后,铁路对加强国防惠及工商的巨大作用已被社会广泛接受,清廷为抵制侵略、挽救危机,企图独立发展铁路事业。对此,列强难以容忍,它们乘清廷战后財政竭蹶之机,纷紛争当債权人,并在中国争相修建铁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经济运行机制,确认市场机制作用的中枢地位。这一阶段的经济改革是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国企改革目标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从政府行政控制下解脱出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国企改革探索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经营形式,增强企业活力。与此同时,各项改革措施全面推进。企业人、财、物和供、产、销逐步纳入了市场调节轨道;逐步形成以市场价格为主体的价格体制;改革商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银行体制,推进银行商业化进程、实行财政包干制;对部分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减少管理层次,扩大地方自主权。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企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企改革的意义。

2.单选题(共16题)

3.
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宣称的那样,相似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自由。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一面,但二者的区别同样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耐人寻味的是,当代西方的古典学者明显忽视它们的区别,而强调其相似性。”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A.是少数人的民主
B.孕育了某些现代民主原则
C.缺乏自由平等精神
D.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直接来源
4.
1984年,美国青年约翰逊在一次抗议中焚烧了美国国旗,被达拉斯地方法院据德州州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款;德州法院判决约翰逊言行受宪法保护,且德州州法违宪,随后受到最高法院支持;但国会指出约翰逊言行违反《国旗保护法》;最后,最高法院指出《国旗保护法》无效。这一诉讼案
A.反映了州权主义占据上风
B.体现国会可借助立法干预司法
C.推动美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D.表明最高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
5.
1932年1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作出决议:“过去正确的不占取大城市的策略,现在是不同了。要利用目前顺利的政治与军事的条件,占取一二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这一决议
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形势
B.要求战略转移以反对日本侵华
C.指出了农村革命道路不足
D.反映了革命道路探索的曲折性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共广泛以两党平等的“国共合作”“民族统一战线”相号召,并大力进行宣传。国民党对此不能容忍,一些强硬分子公开声称:“今天国民党以外的一切党深,都没有独立存在的理由”。这表明
A.国共合作缺乏政治基础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
C.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政
D.国共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
7.
下图为1963年12月3日至1964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出国访问专机飞行航线示意图。这反映了新中国外交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已经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
C.粉碎了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
D.开始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
8.
1969年11月,尼克松提出“鼓励并期望将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国内安全问题”。美国将继续发挥在亚洲的重要作用,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致把我们拖人像越南那类冲突中去的政策”。这表明
A.日本的崛起影响美国亚洲战略
B.美国逐渐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
C.尼克松主张实行对外战略收缩
D.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两极格局
9.
明代官方的茶马互市很兴盛,梭布、绸缎等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内容,绝大部分来自江南,而西北地区的各类毛皮、药材等产品大量输入江南。这说明明代
A.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
D.专业化市镇的兴起
10.
蒸汽动力在古埃及已得到应用,但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这说明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是
A.技术的传承
B.经验的积累
C.社会的需求
D.科学的发展
11.
19世纪末美国由于铁路重复铺设过多,互相竞争导致运价下跌等因素,全国1/4以上的铁路宣告破产,纽约金融界乘机大肆兼并,到20世纪初,4个大集团掌握了全国铁路总收入的85%。这反映了
A.技术改造推动旧工业部门的发展
B.自由放任不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C.生产力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产生
D.国家调节经济避免了生产盲目性
12.
张謇在大生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上说:“謇愚不自量,念普鲁士之报法,毕士马克(俾斯麦)归功于教育,欲兴教育,赤手空拳,不先兴实业,则上阻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籍。”这表明张謇主张
A.重视发展实业
B.优先兴办教育
C.学习西方制度
D.抵制外资侵略
13.
伊拉斯谟认为古代希腊罗马是人类的黄金时代,欧洲的社会改革应以希腊、罗马为榜样。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进步主要障碍是愚昧,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启蒙”。这实质上反映了他
A.推崇古典主义
B.倡导人文主义
C.反对教会统治
D.崇尚理性主义
14.
盂德斯鸠指出:“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强迫任何人不去做法律允许他做的事。”据此可知,他强调
A.人民主权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法律至上
15.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他极力排斥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崇尚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录取了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等。这次考试
A.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B.影响了宋代思想文化发展的走向
C.体现了北宋重文的基本国策
D.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的现实
16.
《新青年》在创刊号《社告》第一条即明言:“国势凌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这说明《新青年》
A.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
B.旨在宣传西方近代民主思想
C.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修身治学
D.重视思想启蒙谋求救亡图存
17.
1892年,薛福成在他的日记里,比较了近代中西工业发展差距甚远的原因,提出“如有能制造新奇便用之物,给予凭单,优予赏赐,独准利息若千年,不准他人仿制”的见解。这一见解旨在说明
A.中西方工业发展差距明显
B.利用专利保护促进工业发展
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D.通过政府奖励推动技术进步
18.
1956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论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困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十大关系。这
A.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B.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
D.有利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行经济建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