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75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6

1.单选题(共11题)

1.
古代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地母节中妇女模仿召开了一次公民大会,她们完全熟悉公民大会的仪式和政治提案,也熟悉演说者的修辞技巧。这反映了当时
A.妇女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B.公民大会常在节日召开
C.文艺家对民主政体的不满
D.政治现实影响文学创作
2.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以该学者的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A.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
B.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C.倡导“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
3.
近代“变局”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后,如1856年薛福成上书曾国藩时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此后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一词。这反映出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陈腐观念逐渐淡化
D.学习西方成为共识
4.
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饶伯森说:“这一会议为周恩来提供了讲坛,使他可以在反殖民主义的掩护下向一些幼稚的听众传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共还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敢于反对的反殖民主义的决议。”这一会议
A.促使了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
B.认同了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C.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
D.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5.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
6.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
B.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
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7.
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这样表述:从宋代(甚至从汉代)到明末和18世纪,中国的主要财富均出自商业和手工业,它涉及到了整个帝国,而国家又是其主要受益者。那些贸易税和国家专营税在11世纪和12世纪初年确保了国家税收,而这种税收已经与农业收入相当了;在12—13世纪时,它又远远超过了农业税。材料最想表达的是
A.商税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放松抑商政策
C.南宋时期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
D.中国的自然经济形态并不具有典型性
8.
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说明
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B.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
C.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
D.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
9.
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
D.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0.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11.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